如此多禮。”(奇*書*網。整*理*提*供)
清虛道長哈哈一笑,道:“公孫俠士年青有為,英姿勃發,原來竟是骷髏神丐常老英雄門下,貧道越發的大大失敬了!”
說著目光一轉,又道:“不過,了凡禪師與呂無大俠均說公孫俠士是天罡神功傳人,這話卻使貧道有些不解,據貧道所知……”
志航深恐他繼續追問下去,連忙岔道:“在下偶然獲得一種奇門神功修習之法,也許與天罡神功有著不少相同之處,不過在下火候尚淺,難以實用……”
清虛道長兩道眼神有如電炬般逼射到志航臉上,道:“公孫俠士可否借一步說話。”
志航心知清虛道長已然動了疑念,欲蓋彌彰,故而坦然一笑,道:“在下遵命。”
以清虛道長在群雄之中的身份地位,當他與志航談話之時,並無一人插言,俱各凝神而立,靜靜注視著清虛道長與志航步人山岩之後。
清虛道長收住腳步,見距眾人稍遠,談話不怕被人聽去,方才面凝笑意,徐徐說道:“了凡禪師與呂大俠均曾言及公孫俠士為天罡神功傳人,想來此話不致虛假……”
志航微笑不語。
清虛道長微微一頓,又道:“天罡神功千年來未現於世,歷代武林中人無不為此竭盡心智多方搜尋,但始終無人所有發現。
“月前兩塊玉佩覓寶圖的出現,復使武林大起騷動,天地二魔的適進入寇中原,爭霸武林,其最大目的也仍是在天罡神功秘笈……”
志航見說來說並未引入懷疑自己的正題,他心急於去尋找金頂職僧,討求三足金蟾,不願過多浪費時間,故而插嘴說道:“道長有話儘管明講,在下絕不謊言相欺就是。”
他心想,事到如今,既是已被清虛道長看了破綻,再隱瞞也無益處,故而準備將自己隱秘盡皆和盤托出。
清虛道長微微一怔,道:“日前長春谷花樹陣一戰,貧道等幾至全軍盡覆,幸賴‘牛魔王’適時趕到,力敵蒼靈老人、南海神尼等兩大神功傳人,方使貧道等轉危為安。
“當時‘牛魔王’獲得,惜乎……當日夜間‘牛魔王’失蹤而,至今未獲點滴訊息……”
志航雙眉微軒,道:“道長是說在下……”
清虛道長休怪貧道直言,二十前的牛魔王,貧道知之甚稔,今日的‘牛魔王’,除卻貌似,身肯陰陽神功而外,完全判若兩人,而且最令貧道啟疑之睡是天罡神功絕不可能同時出了兩份,這……這……”
志航知道清虛道長已然熟悉一切,他之所以不願直說,原是尊重自己,想由自己說出,當下微籲一聲,道:“道長法眼如炬,在下自是不願欺瞞……”
於是他把自己的一切經過,從幼年慘變,以至方山學藝,直到眼前為止的一切遭遇,俱皆說了出來。
最後他道:“在下因道長是一代有道高人,方才把一切隱秘俱皆真誠相告,至望道長代守此秘,勿告他人。
“若幸而能弭平天地二魔之亂,在下仍望能在不足一年的有生之日中手刃親仇,再晤及海外慈母一面。”
清虛道長慨嘆一聲,面色凝重的道:“公孫俠士英風俠膽,難怪等稀世奇遇,我三豐祖師在天有靈,亦當含笑無憾矣,貧道當永守此秘,不洩他人,公孫俠士儘管放心……”
微微一頓,又道:“聽公孫俠士之意,當真要實踐那長春谷主同死之約麼?”
志航嘆道:“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雖是生死大事,但在下豈能換信於一個女人!”
清虛道長連忙稽首一禮道:“公孫俠士的胸襟作為,益發使貧道敬佩無地!”
志航連忙還禮不迭。
二人方在談話之間,忽聽群雄之中發出一陣擾攘之聲。
清虛道長吃力一傾聽,道:“金頂職僧雖一向不為武林所知,但貧道卻知道他老家是一位不世奇人。
“故武林大劫既至,眼見天地二魔鯨吞江湖之際,貧道伴同武林群雄來懇求他老人家出山相助。
“方才已託守洞仙童致意,此刻想必已有職僧話語傳來,公孫俠士即也要謁見他老人家討取三足金蟾,不妨就此同去。”
志航見清虛道長少說出也有九十以上的高齡,仍然對金頂職僧一口一個他老人家,心間不覺益發滋生出一股敬意,當下連忙相隨走了過來。
只見那嶺脊迎面向右轉去的山壁之上,有一個丈餘見方的洞穴,幽深無比,兩個小童,一著青衣,一著白衣,各仗寒劍分立兩側。
一千群雄環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