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
卻說那文媚兒拿了九連環回宮,一連數日毫無開啟的希望。呆在自己的宮中,她感覺自己像一頭受困的母獅,她早就想去見皇上了,可又怕失了面子。好在文媚兒原本就不是真要面子的人物,她想我這邊要是光顧著面子,我這一輩子可就要完了。
那天她決定豁出去了,去見皇上。可是剛到御書房,朱允見了她就躲。她叫住朱允,問他為什麼躲她。朱允道,他沒有臉面見她,因為沒開啟九連環。
她正待說話,朱允又道,皇上和貴妃必須遵守誓言,因為臉面比性命還重要。說罷看也不看她,徑直走開。
見皇上不成,還被擠兌了一番,文媚兒哪裡服氣,只好拿出她的絕招,去求太后幫忙。太后聽了文媚兒述說,忍不住笑了,責怪皇上盡玩花樣,又嘆文媚兒用心良苦,答應為文媚兒做主,下道懿旨,讓她服侍皇上。寫下懿旨後,太后又道,若是依了她的意思,皇上早該立文媚兒為後了。說到立後,文媚兒眼睛大亮,立即道:“姑媽,我要是當了皇后,你老人家就最享福了,誰不知道我比您親生閨女還孝順。”
提到親生閨女,太后的臉上露出了愁容,嘆一口氣道:“可不是,安寧那丫頭就知道在外面玩,眼裡心裡根本就沒我這個娘。”
文媚兒得了太后要立她為後的話,趕緊把訊息帶給了爹爹。文章這邊也坐不住了。那天他來到御書房,見了皇上,單刀直入道:“皇上,人貴有自知之明。對您來說,立後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朱允沒想到他有如此來勢,很是詫異,卻也不急不躁道:“丞相為百官之首,張口含山吞嶽,舉足地動山搖。不過,丞相負責的主要是朝廷政務,這宮裡的事,還是由我們自己解決吧。”
“立後之事也是國家大事。此等事關重大的問題,也屬丞相過問的範圍。”文章聽出朱允的意思是不讓他過問,可他毫不退讓。
“宮中的事很微妙,大臣們還是不要參與的好。”朱允說道,語氣依舊平和。
見朱允還是強調大臣們不參與,文章抬出了他的舅舅身份。
“是啊,舅舅。”朱允認真叫道,“咱一家不說外話了,媚兒是貴妃,舅舅若不避立後問題,恐被人說閒話。”
文章被點了要害,仍不退讓,強辯道:“我不是說要立媚兒為後,我只是就事論事。”
“舅舅論的是哪門子事呀?”朱允拖長了聲音問。
“歷朝歷代,哪兒有皇上到了二十五歲還不立後的?”文章正言道。
“舅舅,我讀過不少史書,二十五歲還不立後的大有人在。”
“那一般都是皇后去世了,皇上因敬重思念已逝的皇后或是為皇兒們著想,暫不立後。而你的情況完全不一樣。”文章言辭強硬,語氣堅決。
朱允也強硬起來,“我之所以不馬上立後,是因為我要慎重。皇后乃一國之母,舉足輕重,若因著急選錯了人,那可就要鑄成大錯。”
文章也有些急躁了,“你還沒有看到不立後的弊端。宮中無後,則人心思動,妃嬪美人都有覬覦,以致宮中暗流洶湧,難保說沒有人會想辦法走極端。皇上,如果出了大事,則悔之晚矣。何去何從,你好自為之吧。臣告退了。”說完揚長而去。
文章剛走,陳林從外面進來,見朱允臉色鐵青,以為出了什麼大事。朱允向陳林學著文章的話:“‘何去何從,你好自為之吧。臣告退了。’這哪裡像個臣子,這簡直就是作威作福的太上皇。一個丞相,一個貴妃,一家人真是錯不了。不幹活了,回宮。”
朱允回到宮中,本想安靜一會,不料又見到了文媚兒。朱允眉頭大皺,道:“媚兒,還記得誓言嗎?”並用手摸了摸臉。哪知文媚兒滿面春風,毫不介意,道:“皇上,誓言呢且放下,這兒有姑媽的懿旨,你要不要先過目一下?”
朱允接過太后的懿旨,埋頭看著,眉頭皺得更緊。
文媚兒看著朱允的臉,得意道:“表哥,現在誓言失效了。”
放下懿旨,朱允換了副驚喜的表情,說道:“太好了,我正愁沒法子解這難題呢。這下我們就可以常見面了。哎,媚兒,我有個好主意,這個主意太棒了,你先回宮等著,我很快就會給你一個驚喜。”
可是文媚兒這回學聰明瞭,她搖搖頭,笑道:“皇上,我可是個最孝順的孩子。太后既然有了懿旨要我服侍你,我可是寸步也不敢離開你呀。不管你走到哪兒,我總要跟著的。”
朱允在心裡大叫起來:“媽呀!”
文媚兒緊跟皇上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