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小弟佩服!”
楊南搖了搖頭,元神乃是修士魂魄化實之物,神通猶在本體之上,想要收為已用,談何容易?
不過,能暫時降伏這金色和尚,再借助不滅雷舟,想要煉化元神也並非不可能!
三人既勝,楊南、佛印便依舊退到祭臺邊上等人挑戰,艾慕雲挺立中央,望下遠處密密麻麻的魔門弟子,等著新的挑戰者上來!
“楊道友,這達愣乃是北方密宗大派瓦楞寺的高手,他師父便是密宗六大高手之一的布羅達羅漢!今日他死在你手裡,他日你便要小心這密宗一派報復。”胖和尚佛印一臉肅穆的提醒楊南。
密宗一脈,非同小可!傳聞中密宗第一高手風雪寺的藏訶已是一位真正的菩薩!
今日達愣憑著密宗神通便能讓楊南吃個大虧,這藏訶若是由北向東進入中土,不知要興起多少腥風血雨!
楊南點點頭,佛印顯然是一片好心,佛宗也有密、禪之爭,中土大元神州內禪宗在數千年前佛法大會上一舉勝出,數千年後禪宗大興,大元境內再無密宗寸土一寺!
密宗受此奇恥大辱,遠揚域外之際無不盼望有朝一日重回中土、擊敗禪宗而成中土正宗!
事關門派道統,兩個佛門宗派已勢成水火,中土佛門分散四方,一旦密宗大舉東來,佛門未必是他們的敵手!
佛印出身中土三大寺之一的蓮花禪寺,對這個同樣修佛卻心法詭異的密宗也沒什麼好感!
“佛印道友,密宗與禪宗為何會水火不容?我見這達愣神通驚人,光憑肉身便能抗住我仙品法兵,與往日所見的佛法大不相同!”楊南見佛印與自己同仇敵慨,頓時想向他打探密宗虛實。
第四十七章 佛門秘史!
佛印胖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嘆道:“據禪寺中古經記載,千萬年前,我佛輪迴功德已滿,前往天宮開闢一方淨土以供後世子弟飛昇之用,我佛有三個化身曾在世間傳法,分為:如來、無上、世尊,三身對應我佛前世今生,各有經文法藏傳世,這便是我佛家一脈的起源。”
楊南點了點頭,他也曾聽師父步虛說過佛道兩家的起源,上古時代大能修士神通威不可測,擁有始祖血脈的佛祖、神仙對天地造化之妙遠勝後世。
佛祖有三身應世,留下了三種不一樣的經文,看起來就是佛家分支的起源了。
佛印見楊南臉上露出會心微笑,便知他深知內情,當下淡淡道:“我佛座下有十大弟子分別為::一、大迦葉,二、舍利弗,三、目犍連,四、須菩提,五、富樓那,六、迦旃延,七、阿那律,八、優波離,九、阿難,十、羅侯羅。
其中迦葉、阿難尊者便是我禪宗之祖,迦葉尊者在靈山上受了佛祖所傳的禪宗妙法,才有了我禪宗一脈。
上古之時的十大尊者大多隨佛祖飛昇天界,但也留下了目犍連一支的如來密法和須菩提、優波離一支的無上佛法。
目犍連便是密宗的始祖,密宗本意只是為顯我佛肉身不滅、永恆存在的無邊威能,與我禪宗普渡眾生的使命同樣是佛祖的本意。”
佛印說起佛家種種往事,以他的修為,也不禁生出感嘆之色,楊南卻絲毫不意外,道家千萬年前還不是親如一家?
隨著法訣、理念的不同,分岐自然越來越大,最後分裂為無數宗派,佛家只分成兩宗,已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楊南淡然笑道:“佛印道友果然熟讀經藏、見聞如海,只是這密宗數千年前為何突然與禪宗反目成仇?”
佛印嘆道:“密宗不渡世人,只修已身,天下再亂、百姓困苦與他們毫無關係,若是太平盛世倒也罷了,但是如果生逢亂世,那密宗便有可能成為人間大害,我禪宗宗旨便是渡盡世人,否則修佛何用?
一個只為一已私利、一個忘卻本我,俯瞰蒼生,當然水火不容,數千年前的印法佛會上,無我、無相、無名三位大師領著禪宗大敗密宗,密宗十大高手連戰皆敗,便將他們徹底趕出了神州與域外胡族為伍,至此之後,中土再無一間密宗寺廟,這便是前因後果了。”
楊南心中一凜:‘這道統之爭果然容不得半點情面,就是同為佛祖化身的分支,如果理念不合,便是生死大敵!一方失敗,後果還真是不堪設想,失了道場的密宗元氣大傷,數千年都回復不過來!’
以楊南的聰明,當然知道所謂的兩宗之爭並無正義、邪惡一說,密宗專注修煉功法妙訣,不滅肉身和真言法藏世所罕敵,禪宗卻藉助大威力佛法更勝一籌!
勝者為王敗者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