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儒門極有淵源,但蕭儒怎麼可能交律院交給楊南執掌?
姬良望著一言不發的蕭儒道:“蕭掌門,楊南所言可真?”
蕭儒站起身來,唇含淺笑,點頭道:“不錯!楊兄乃是心宗上任掌門,出身儒門世家,其祖光耀儒門,其人威震九洲,這樣的人物若不能做我儒教律主,還有何人能夠勝任?”
姬良一窒,心知這楊南執掌律院已成鐵定的事實,就是他再反對也不會有效果,蕭儒說得不錯,楊南執掌律院,雖有外家插手儒教之嫌,但按照楊南的家世和個人威名,執掌律院名正言順,理所應當!
長鬚姬常望著楊南冷笑道:“律院一事尚且再說,不知道長需要我真宗做何事方能併入儒教?莫不是要我改弦易張、棄暗投明?”
楊南冷冷一笑,道:“不,你們視楊蘭為當世明主,只怕姬氏三老想改換門庭,門下子弟也不肯吧?”良臣擇主而侍,自古儒士選定明主,決難更難,楊南從來也沒想過要真宗改換門庭,一門興衰,俱要看選擇的明主的成敗,真宗既然選了楊蘭,哪裡可能更換?
姬成性子最是急燥,瞪眼喝道:“既不是叫我們支援藩王,還有何事?不如痛快些說來就是!”
楊南胸有成竹的笑道:“久聞姬氏三傑儒術通神,貧道不才,斗膽替蕭教主做下決定:我、蕭教主、方玄三人任憑真宗單打獨鬥,若是真宗能勝我三人,這儒教便聽從真宗號令,若是真宗敗了……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三位老宗師還是回去長安,這並教之議便永不再提,如何?”
楊南越俎代庖、自做主張的提議令蕭儒眼眸一亮,真宗弟子卻面面相窺,眾人心中無不明白,就算唇槍舌劍爭個百年千年也爭不出個結果來,天下向來便是勝者為王,楊南提議雖然有越權之舉,但卻免去了蕭儒欺壓儒門子弟之嫌!
當今天儒教,文氣最盛者莫過蕭儒方玄二人,加上楊南這個掌律院主,剛好與姬氏三傑棋逢對手!
姬氏三傑相互打量許久,心中俱都想到:‘離都之前,曾向聖主許諾要奪得儒教之權,如今之勢,若是不敢應戰,真宗必定一敗塗地,再無翻身之日,若是得勝……天下之權盡歸真宗矣……”
在無數真宗弟子心中,光復真宗昔日興盛氣象才是頭等大事,此時真宗若能主宰儒教,立時便可圓夢,楊南這個提議真是落到了所有真宗子弟的心坎上!
第二十章 儒教之爭!
姬良長眉跳動,凝眸望著蕭儒,眸中放出一股狂熱之意,大聲道:“楊院主此議,不知蕭掌門是何意思?”
凡人間爭端,到得最後,依舊要靠武力解決,這一點便是飽讀詩書的儒士也不例外!
事以成敗論英雄!!!
蕭儒對楊南果斷的做法極是讚賞,聞言只是淡笑道:“久聞真宗儒術崇尚真我、諸法歸簡,將上古諸聖的真我、真形之意融會貫通,蕭某正好藉此領略一番,今日蕭儒若敗,不但任由你等處置,這儒教教主之位,也拱手相讓!”
“好!”姬良面露喜色,一頭白髮猛的一顫,大聲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今我也不欺你等小輩,便一對一做個了斷!此戰便以三局兩勝,若我真宗僥倖得勝兩場,這教主之位便請蕭教主相讓,若是我們慘敗,儒門之中再無真宗一脈!我等決不再糾纏!”
方玄乃是儒門大宗師,楊南是道門尊者,蕭儒卻已是世間儒門最頂尖的賢者!
這樣的三個高手放在姬良眼中,好似路上閒人一般,可見真宗的是如何的狂妄?
姬良有信心,蕭儒同樣信心十足,兩方爭了許久,因為楊南一個主意,竟然一瞬間達成了一致!
蕭儒見這難纏的包袱終於有了解決的希望,心中長長鬆了一口氣,露出一臉溫潤喜意來,笑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滿殿儒家中人皆可做為見證!姬宗師,不知貴方何人先下場?”
長眉姬良當先挺身而出,伸出手掌一臉凜然的道:“哪位宗師願意賜教?”
他一雙長眉迎風飄動,渾身文氣濃郁如雲,一股俯瞰天地的威嚴自然散發,光是看這氣勢,便知道姬良的修為當真非同小可!
楊南、蕭儒、方玄三人齊齊一笑,蕭儒低低笑道:“孫子曰:“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
蕭儒清朗的話語落入耳中,楊南啞然失笑,蕭儒所說的便是聖賢孫子曾用的賽馬法,正氣殿中的真宗姬氏三傑,修為深淺一目瞭然,最厲害的便是當先挑戰的白眉姬良,一臉白鬚的姬常實力中等,最差的反而是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