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為知己者死,蕭儒縱然想平息儒教之爭,但姬良絕不會更換門庭……
蕭儒搖了搖頭,暗暗嘆了口氣,楊南冷笑道:“姬良,如今你門中已無賢者,拿什麼跟儒教鬥?你已經輸得一敗塗地,卻兀自在這叫囂,豈不可笑可悲?”
姬良站起身來,哈哈大笑道:“不錯!今日我真宗一敗塗地,拼不過你們,但你們雖忘了,儒門勝敗,不在有多少高手,而在於誰掌握了天下!蕭儒、楊南,你們雖然兇橫難敵,但想就這般容易主宰社稷神器,那是妄想!
百萬雄師……三教高手,挾天下群雄之威,可敵得過人皇神印麼?”
“什麼?你的意思是說……楊蘭已握有人皇印?”
楊南、蕭儒、言錢等人齊齊色變,一臉驚駭的望著姬良,大勝真宗的喜悅蕩然無存!
人皇印,人間界威力最大、神通最強的無上法寶,上有九龍交紐、始祖手書,神印一出,威嚴莫匹,這件可令天下各教各派俯首稱臣的神印絕非尋常!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十六個字鐫刻在神印底部,代表著創世始祖無上威能,代表著人間界至高無上的權威,得到人皇印承認的帝王便是人界至尊、應世聖王!
不過,想得到人皇印的承認,並非一件易事,人皇印永恆不滅,座鎮長安未央宮神印殿,歷代帝王經不起它的考驗,失權離位者比比皆是,不得人皇印,想坐穩龍椅那是休想!
在蕭儒等人心中,楊蘭心術不正、行事陰毒,這樣的人物如何能夠得到人皇印的承認?
姬良望著在場眾人臉上的驚疑之色,冷冷一笑道:“大元太子即將登基,即位之後將禪讓皇位於聖王楊蘭,人皇印自古便是有德者居之,聖王胸懷四海、德被蒼生,接掌九洲必然為天下百姓帶來一個太平盛世,誰正誰邪,成王敗寇,日後自見分曉!”
姬良帶著三千黑袍儒中潮水般退去,滿殿儒教中人無不面色各異,猶自在思量姬良吐露的言語。
蕭儒面色沉重的望著楊南道:“楊兄,依你之見,姬良所言可是屬實?”
蕭儒這句話,幾乎是代殿中所有儒教宗師問了出來,楊蘭若真的掌握了人皇印,天下人心,他便可佔去一半!
得人皇印者得天下!
這是自古以來的傳統,更是眾所周知的規矩!
這個規矩已在人心中生根發芽,如今更為統一天下大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楊南眸中智光潔然,仔細思索了一會兒道:“楊蘭如無人皇印,真宗絕不會效忠於他,但楊蘭如有人皇印,他又何必躲在長安之中收斂鋒芒?依我看來,人皇印已有一半屬於他了……”
第二十六章 危局!
楊南這等古怪言語令眾人臉上一愕,蕭儒卻聽懂了楊南話中那‘一半人皇印’的意思,他臉色一喜,點頭笑道:“原來如此,只有一半人皇印,集三教高手或可匹敵,只要人皇印並未真正屬於楊蘭,這天下之爭還未落定!”
人皇印若被楊蘭完全掌握,楊蘭藉此印便可號令天下,無論妖、人、鬼、神皆俯首聽令,這便是人皇的權威,這方神印源自創世老祖,種種神通雖然只在傳聞之中,但卻遠非在場任何一人可以抵擋。
只不過,人皇印再強,強的只是一個象徵意義,它能令人皇擁有人間頂階大聖般的修為,卻不能真的擊敗世間所有的高手!
一半人皇印,湊上幾個大尊者、聖人,打敗楊蘭並非不能!
楊南點頭道:“不過,此事宜速戰速決,不可拖延,楊蘭既有本事得到人皇印的允諾,假以時日成為人皇不在話下,這件事極是嚴重,蕭兄不妨請純王殿下速來商議。”
楊南心中對楊蘭的忌憚已經上升到一個可怕的程度,不說別的,光是一枚人皇印在手,楊蘭便可笑傲天下群雄,更何況楊蘭的手段又豈是眼前看到的這一點?
假以時日,楊蘭真正成了人皇之後,世間難尋敵手,挾人界至尊之威,何人能擋?
純王李浩數日內在蒼茫平原中主持會軍事宜,蒼茫平原距錦屏山不過百里,蕭儒派去的弟子不多時便帶著純王行色匆匆的趕到。
數日不見,純王略顯憔悴,只不過一雙眼眸中神光炯炯,氣勢更具王者之風,他步入大殿,望著楊南、蕭儒拱手笑道:“蕭兄、世兄,二位躲在山上清幽自在,今日相召,有何差遣?小王無有不從!”
楊南見他臉上處波不驚,眼中卻閃過一絲深深的忌憚,顯是知道了楊蘭握有人皇印的驚人訊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