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2 / 4)

小說:中國遠征軍史 作者:風雅頌

。12日發動全面進攻,以火炮迫擊炮猛轟,到下午1時,日軍潰散,斃敵40餘人,傷50多人。該營在追擊過程中,於14日佔領西丁克林。

4月9日,113團第3營開始向中丁克林挺進。11日,對中丁克林守敵發起攻擊。12日,第3營派部隊從河上游距該敵1英里處偷渡成功,對防守河岸之敵猛烈側攻,營主力在炮火掩護下乘機渡過南那江,於14日佔領中丁克林,日軍遺屍30餘具。

4月12日,113團第2營沿馬拉河東岸開路前進,擊潰少數阻擊之敵,於13日佔領東丁克林。15日,第2營第6連伏擊了由中丁克林狼狽逃竄而來的日軍官兵40多人,全部殲滅。至此,西、中、東丁克林一線及其以南,了無敵蹤。新1軍經過兩翼作戰,將瓦康至丁克林一線完全佔領。

三攻佔英開塘、高利、拉吉

新1軍佔領瓦康、丁克林一線後,日軍56聯隊一部退守瓦拉渣,主力集結於英開塘、沙遜山附近。在孟拱河以東的55聯隊,以一部退守丁克林東南山地,主力集結於高利、瓦蘭、拉吉,企圖憑藉險要的地形和堅固的工事阻止新1軍前進,並相機反擊。新1軍為迅速奪取卡盟,繼續向南進攻。

軍右翼新22師以65團沿公路攻擊正面之敵,64團由右側沿沙遜山攻擊日軍左翼,策立正面戰鬥。4月17日,各部按部署行動。當天晚上,65團主力進抵老木河。64團也於4月17日沿沙遜山西麓進抵瓦拉河北岸。4月20日,65團第2營越過瓦拉河,向東南開路前進,於22日到達瓦拉渣南端附近。第3營於23日到英開塘以北約1英里處,與據守陣地約1中隊日軍發生激戰,至25日將敵擊潰。當天65團及66團第3營,進抵潘玉河,中午12時,以猛烈迫擊炮火轟擊敵陣。下午,日軍援兵1中隊反擊65團第2營陣地,不斷衝鋒,經過兩小時手榴彈及白刃搏鬥,日軍在丟下50多具屍體後,退入原陣地,雙方形成對峙狀態。

右側64團主力於5月1日到達馬拉高西北兩側,原預計當天出動空軍轟炸後,即進出公路,切斷65團當面之敵退路。但因氣候惡劣,空軍無法出擊,該團遂以炮兵截斷英開塘日軍退路。這樣,新1軍就以迂迴與正面進攻相配合,包圍了英開塘日軍。此後,中美軍隊陸空聯合,一舉突破英開塘。

5月2日,65團主力於英開塘以北,66團第3營在東北,64團在西南,完成了對英開塘日軍的包圍。因退守英開塘的日軍死守不退,駐印軍總指揮部決定陸空聯合攻擊,以便迅速佔領英開塘。

5月3日13時,美軍出動飛機36架,對死守的日軍進行反覆俯衝轟炸,隨後,戰車第1營出動輕型和中型坦克57輛,突入敵陣,各種火炮也隨戰車前進,延伸射擊,壓倒了日軍的戰防炮和戰車肉搏隊,日軍陣地被頃刻摧毀。此後,64團各部在空中掩護下搜尋前進,以主力夾擊65團當面之敵。64團第2營在空中和戰車掩護下,向敵突擊,敵主力移向西翼,激戰兩小時,才前進300碼,日軍又進入預備陣地,經空中轟擊,不但不退,反而發起反擊,激戰4小時,仍成對峙狀態。當晚日軍因死傷過重,企圖乘暗夜之際撤退,被發覺後以集火射擊,拋下大量死屍逃竄。4日中午,65團第2營進佔英開塘。

新1軍自發動緬北攻勢以來,這是首次以強大的空軍和戰車部隊配合作戰。英開塘之戰日軍堅強縱深設定陣地,一舉被突破,正是各兵種協同作戰的功勞。新22師自4月17日起至5月4日,激戰17日,前後擊斃日軍410多人,該師陣亡軍官11人,傷12人,士兵陣亡145人,傷507人'注:西奧多·H·懷特:《史迪威檔案》第266頁。'。

軍左翼38師接受總指揮部命令以後,決定從孟拱河東叢山地區分兩路南下,114團為右路,112團為左路,夾擊卡盟之敵。113團為師預備隊。

4月16日,114團鑑於地形為斜長河谷,旁邊為庫芝山脈,地勢險峻,日軍佔居高臨下之利,遂以第一營在左,策應該團正面攻擊,第2營為預備隊,第3營沿拉克老河攻擊前進。拉克老河為日軍孟拱東岸第一線抵抗地帶,兵力雄厚。日軍第18師團第55聯隊長山崎四郎大佐指揮第55聯隊第3大隊、114聯隊第3大隊、56聯隊第3大隊一部,設立縱深堅固陣地,並配置輕重炮火支援,妄圖固守。114團各部攻擊前進,發揮高昂計程車氣、純熟的戰鬥技能,冒著日軍猛烈的炮火,向南衝擊。日軍憑藉堅強的工事,頑強抵抗,寸土不讓,戰況異常激烈。114團以滲透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