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為起點的中國全面抗戰開闢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個戰場,在世界上樹立了弱國敢於抵抗強國的榜樣。尤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深入敵後,建立抗日根據地,開展人民游擊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中國的全面抗戰不僅粉碎了日本速戰速決,一舉滅亡中國的戰略計劃,同時還推遲了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時間。
1938年11月3日,日本政府發表宣告,宣稱日本的目標是建立“日滿華三國合作”的“東亞新秩序”。改變了同年1月第一次近衛宣告中提出的“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方針。
1940年3月30日,在日本的策動和支援下,汪精衛偽政權在南京正式成立。一方面這是日本對華政略攻勢的勝利,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汪精衛叛國降日,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的民族義憤,阻止了國民黨內部進一步的動搖和分裂,因此也可以說,日本的政略攻勢並未收到預期效果。汪精衛投降後,日本加緊誘降蔣介石集團的工作。從1940年3月到7月,國民黨和日本代表在香港、澳門舉行了四次會談,雙方決定於8月上旬在長沙舉行蔣介石與日本中國派遣軍參謀長板垣徵四郎的會談。但此時由於日本將南進政策提上日程,激起了同美英等國的矛盾,美國對日政策日趨強硬,對中國的支援日益堅決,又由於中共領導的八路軍在華北敵後發動了著名的百團大戰,沉重打擊了日軍,顯示了中國抗戰力量的強大,最終阻止了蔣日勾結。9月17日,蔣方通知日方,不同意舉行蔣板會談,日本的“板工作”宣告破產。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促成了國共兩黨的聯合,但國共雙方的矛盾依然存在,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革命力量的發展壯大極為恐懼,一有機會就千方百計加以限制甚至消滅。從1939年12月到1941年1月,國民黨掀起兩次反共高潮,激起了中國共產黨,全國人民和國民黨內抗戰派的一致譴責,中共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迫使蔣介石表示:以後決無剿共之事發生。
1941年1月16日,日本大本營制定了《對華長期作戰指導計劃》,規定不進行大規模作戰,只根據需要進行短期突擊作戰。按照這一計劃,日軍在華南、華中發動了東南沿海戰役,豫南作戰,上高戰役,第二次長沙會戰。在上高戰役和第二次長沙戰役中,中國軍隊都重創日軍。在華北,日軍於1941年5月發起了中條山戰役,國民黨軍隊主力突圍,日軍攻佔中條山。但八路軍卻深入中條山,開闢抗日根據地,擴大了華北解放區。
二戰時中國國際運輸線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以後,中國軍民奮起反抗。在這一場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中,保持和開闢國際運輸線,從國外獲取必要的物質補充,對於維持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不致崩潰,穩定大後方經濟有重要意義。國際運輸線把中國人民的抗戰同國際反法西斯戰爭聯絡在一起,成為戰爭中敵我爭奪的首要戰略目標。
抗戰期間,中國政府把交通幹線劃分為國際運輸線和國內運輸線,並將戰時交通重點放在“首在求取國際路線”,即直接同國外運輸銜接,以運輸軍用物質,工業器材為主的國內交通幹線。八年抗戰中,透過這些國際路線運入了大批軍械彈藥,工業交通器材,醫藥用品等,同時輸出了大量農副產品,換取外匯或以貨易貨,滿足了軍需民用的最低需要。
隨著二戰的發展,中國國際運輸線也在不斷變化,先後主要有:以廣九-粵漢鐵路為主的華南國際運輸線,以陝甘新線為主的西北國際運輸線;以滇緬公路為主的西南國際運輸線;以及中印駝峰空運線和中印公路等。在上述國際運輸線中,滇緬公路是最主要的路線。透過國際運輸線輸入的100多萬噸物資,滇緬公路就佔40%。
華南國際運輸線是從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到武漢,廣州淪陷前,中國國際運輸主要路線。這一條路線以廣九-粵漢鐵路為骨幹。
“七·七”事變前,我國對外貿易口岸主要是天津,上海和香港。上海港吞吐量最大。“七·七”事變後,天津,上海先後淪於敵手,日軍艦又封鎖了我國東南海面,對外貿易口岸僅剩下香港。因此,國際運輸重心移至華南。中國全面抗戰開始後,所採購的軍火及各國援華物質大部分由海路運到香港,然後在九龍卸船裝上火車,經廣州-九龍鐵路運到廣州,再沿廣州到武漢的鐵路北運。廣九-粵漢鐵路全長1279公里,途經廣東、湖南、湖北三省,當時大批戰時所需物資軍火透過這一干線運往武漢,供應華中、華北、華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