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漢人假扮的。他們料定我們突圍之後一定會向南走,肯定在南面佈下了重重埋伏,我們若是去了,肯定是自投羅網。現在我們給他來個反其倒而行,偏偏向北行,找個荒山躲上十天半個月,養好傷後,再作區處。”
潘璋點點頭道:“義封說的沒錯,咱就這麼辦。”
當下三人辯明方向,徑往西北方向群山之中奔去。
周泰、徐盛、丁奉三人所領東路軍也不比前兩路好過多少,他們向東北行出百餘里,還沒到安昌,就遇到了畫著赤眉的假吳兵。三將猝不及防之下,被假吳兵包了餃子。三將浴血奮戰,身受重傷這才突出重圍,其餘將佐不死被擒,也沒有走脫一個。
原來這都是賈詡定下的計策,那日他收到義弟賈仁祿送來的家書不像家書,公文不似公文的東西,仔細研究了半晌,這才看懂上面的字。跟著精心制訂了一個以白衣對白衣的作戰計劃。自從他和關公出鎮益州以來,一直以孫權作為假想敵,各項準備工作早已就緒,漢中永安一帶也駐有大批軍馬,屯積大量軍糧。準備工作早就作好,此時他們只要調派將領前往指揮便成,自然十分輕鬆。當下他命甘寧前往漢中,將兵馬扮作商人,分期分批,化整為零,趕赴襄陽附近隱藏起來,等待進一步指示。由於甘寧切實貫徹了賈詡的指示,行軍路線十分隱蔽,又都扮成行商,孫權、陸遜雖然派了大批哨探,卻始終沒有發現這支部隊的存在。結果呂蒙在不察之下,依原定計劃施行,吃了個大虧。
呂蒙被擒後,甘寧也知道他是王八吃砰砣鐵了心,也懶得勸他投降,將他投入襄陽水牢,派人嚴加看管。而他身上的令牌、文牒等物事,全部落到了甘寧手中。甘寧買通幾個見錢眼開的東吳將領,讓他們拿著從呂蒙身上抄出來的令牌及高手假造的公文面見援軍將領,將他們分別調往漢軍早已布好的埋伏圈中。
由於韋護的出色表現,東吳將領不虞有他,依令而行,結果一個個傻乎乎的鑽入漢軍早就紮好的口袋,全軍覆沒。
賈詡端坐襄陽州衙正堂,接到各方傳來的捷報,微微一笑,道:“很好,很好。犯境的軍馬全部肅清,現在就剩下在邊境觀望態勢的孫權和陸遜了。”模仿呂蒙的筆跡及口吻寫下兩通書信,交給受不了誘惑變節投敵的東吳將佐,道:“你們兩個拿著書信,星夜趕到孫權及陸遜處投遞,只要能把他們誆來,這頭功便是你們的了。他日我一定在皇上面前保舉,讓你們做大官。”
那兩人聽說有大官可以做,流了流口水,大聲答應,領著書信,屁顛屁顛的去了。
孫權接到呂蒙呈上來的表章,十分開心,當即命水軍拔錨起航,前往襄陽指示機宜,發表重要講話。鼓樂聲中,眾船離港,沿漢水而上,浩浩蕩蕩往襄陽進發。
一路上孫權詩興大發,每到一地,便即景抒情,賦詩一首。雖然一幫文臣跟在後面大拍馬屁,說他的詩古往今來沒人能比得上,但實際上他的詩作要是隔在地攤上賣也就值五文錢。不一日水軍過了牙門戍城,進入漢界,又行了兩日來到宜城,沿途的烽火臺早已被漢軍控制,臺上軍士早已扮成吳軍,事先又經過無數次採排,相互間統一口徑,孫權沒發現破綻,好好撫慰他們一番,繼續北上。
行至離宜城不到三十里處的一片水域時,孫權望著江上蘆葦繁茂,詩興又來。可只念了一句,身後馬屁精剛提筆要記,忽聽不遠處一聲鼓響,港汊間擁出無數小船,順水而下,衝入大船隊伍中,船上水手舉著火把將船點著,發一聲喊,跳入水中。小船上早已裝滿引火之物,一遇到火便畢畢剝剝的燒將起來,登時將大船也給點著了。
孫權坐船“長安”宏偉富麗,當世無出其右,可是大雖有大的好處,壞處卻也不少。漢水的江面雖然寬闊,卻和長江沒法比。“長安”在長江上游航行是佔不了多少地方,可在這就大大不同了,一條船就佔了半邊江面,再加上兩側護航船隻,整個江面登時被擠得個水洩不通。若在平時這倒不算是什麼大事,可現如今四下火船齊到,大江面上,火逐風飛,一派通紅,漫天徹底。“長安”轉折甚不靈便,雖明知讓火船接近大大不妥,可是舵工使出吃奶的力氣,也無法轉舵,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船被燒。
漢軍早已作好充分準備,數百條火船隱於漢水兩岸的蘆葦蕩中。三軍將士也都將“長安”的形貌熟記在心,便是化成了灰也還認得。孫權進入埋伏圈比預計時間整整晚了一個時辰,已是酉牌時分,天色昏暗,可是“長安”體積龐大,其上燈火通明,便是在數百步開外也能看得清清楚楚。隨著統兵將領一聲低呼,眾火船並頭齊發,徑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