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太陽再度升起,在前沿的觀察室內馬哈拉賈驚懼的注視著眼前的一切。一夜之間,一道鐵壁合圍已經完成。
那是規模龐大的半地下野戰工事群,披著偽裝網、隱藏在沙石之下的野戰帳篷星羅棋佈,防止“敵”炮火襲擊和帳篷裡的燈光外洩,中國步兵們還在帳篷外設定了“之”字形雙層擋牆;無數地下掩體待機而動,中國人利用麥秸稈等對工事積土,使工事與周圍地形地貌巧妙結合,與自然渾然一體。如果不走到跟前,很難發現工事在哪裡。
“這是一支鼴鼠部隊嗎?”馬哈拉賈驚恐的感嘆到,他並不瞭解他的對手常年戰鬥在地勢高峻,空氣稀薄,含氧量低的雪域高原,在那個連喘氣都費力的地方,一鐵鎬下去,凍土只有一個白點,像是在嘲笑人們拿它無可奈何,往往一個班挖一個炮坑就是好幾天。
但就在在那樣“生命禁區”中國陸軍仍能作到“天上看不見,地上難發現,營長一聲哨,神兵一大片。”
第二十二章:山地雄兵(三)
包圍圈內的時間總是很漫長而難捱的,而春蓬府的天氣也是糟糕的令人難以忍受。蹲在陰冷潮溼的雙人機槍掩體內,馬哈拉賈已經不復傘降時的趾高氣揚。“我們是傘兵天生就是要被包圍的。”這一句隨著美國主旋律電視劇《兄弟連》而家喻戶曉的名言,聽起來氣壯山河,但是真正象老鼠一樣躲在陰冷的掩體裡,時不時的還要捱上一頓沒頭沒腦的炮擊,日子畢竟是不好過的。
中國陸軍的心態出人意料的好,合圍以來的三天內每天只向前推進100…200米。而且基本上是以土木作業為主。印度傘兵第1突擊營的英式L…4A4型輕機槍、82毫米迫擊炮構成的火力網對於漫漫掘進的壕溝全無辦法。一旦進入87式25毫米速射高炮的直射火力內,中國人就會把高射炮推進交通壕將印度傘兵的火力點一一點名。
而更為可怕的是中國山地部隊的105毫米輕便型牽引榴彈炮,這種榴彈炮重量輕、體積小和火力猛,易分解與組裝。
在作戰中具有靈活的機動性和良好的戰術適應性。最大射程 10222米; 最小射程 2200米;
還具有多種戰術用途,炮手可根據作戰需要調整火炮的膛線高度,在高膛線位置,可以作為榴彈炮,執行火力壓制任務;在低膛線位置,可作為直射/反坦克武器,執行反裝甲任務。除此以外,它還可作為迫擊炮或無作力炮使用。是山地部隊最理想的地面壓制武器。
這種105毫米榴彈炮的重量僅為1310千克,不僅可由飛機進行運送、空投;由車輛或畜力牽引;更可以輕易拆卸為11個部件由人員或馬匹進行快速運送。7名炮手可在3~4分鐘內將整門炮拆解為11個部件,單個部件可由人理搬運;所有部件可在4~5分鐘內重灌為完整的榴彈炮,中國人就扛著這種火炮在塔色的丘陵地帶神出鬼沒。
在與巴基斯坦山地部隊在高山冰川的戰鬥中,馬哈拉賈曾不止一次的遭遇到這種火炮,但是當時的感覺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印度陸軍的155毫米FH…77B型榴彈炮一旦開火,巴基斯坦的炮群往往就偃旗息鼓了,但是在中國人手上這種火炮卻成了不折不扣的惡魔,它可以在各種角度打到你,往往越是你感覺安全的時候,死神離你越近。
更令馬哈拉賈噁心的是中國人還變態的追求火力密度,往往前一分鐘戰場還是一片寂靜,頃刻之間數發,十數發炮彈就會集中的招呼一個印度傘兵的火力據點。這樣的日子再這樣持續下去,馬哈拉賈相信自己在被打死之前就會發瘋。
此刻馬哈拉賈開始想起自己的老上司—哈林德爾。蘇德少將,這個一直被他視為“怯懦、保守、落伍”的老人,在這時卻是馬哈拉賈心中的良師、益友、老謀深算的戰略大師,他唯一的依靠。
雖然在包圍圈外不時會有密集的炮聲傳來,但是援軍的身影卻遲遲沒有出現。但希望一點點的消逝,馬哈拉賈心中開始莫名的憤怒起來,他再次將哈林德爾。蘇德少將頭上光環打碎。“這個疾賢妒能的老山羊,見死不救的劊子手……。”馬哈拉賈蹲在掩體內大聲咒罵著。
而已經焦頭爛額的哈林德爾。蘇德少將此刻在“白灘”野戰機場的指揮中心內重重的打了兩個噴嚏。實際上自從馬哈拉賈選擇在塔色構築防禦體系,哈林德爾。蘇德少將就已經意識到他的這個驕妄的學生已經將自己送上了絕路。解圍的計劃一直在哈林德爾的腦海裡醞釀著。
他手中的兵力也有限,第9、第10、第21營三個傘兵突擊營加上“白灘”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