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越過印度軍隊嚴密設防的灘頭陣地,但是對於缺乏空中火力掩護的中國—東盟聯軍第三兩棲登陸艦隊而言,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在這片島嶼的縱深建立穩固的垂直登陸場的能力。印度軍隊重新開始調整自己的部署,大量的部隊開始回到島嶼縱深的預設陣地,和安達曼群島其他的島嶼一樣,在北安達曼群島所有適宜進行垂直登陸的地點,印度軍隊都構築了以反直升機地雷和單兵防空導彈組成的多重陷阱。
但是在落日的餘暉之下,彷彿畏懼著即將要到來的流血,中國海軍陸戰隊所搭乘的直升機群卻一直徘徊在印度軍隊的防空火力射程之外。印度士兵一邊嘲笑著對手的怯懦,一邊等待著對方的銳氣和油料耗盡,為這場滑稽的登陸戰的第一天畫上一個尷尬的句號。
但就在印度軍隊緊蹦了一天的神經逐漸鬆懈下來之時,打擊卻突然的降臨在他們的頭上。一支中國海軍陸戰隊精銳的別動隊出現在了北安達曼群島的主島—北安達曼島之上。印度軍隊幾乎難以相信這支突然顯身的軍隊是從那裡出現的。第一支發現他們的印度軍隊是駐守在全島唯一的制高點—海拔750米的馬鞍嶺半山腰的要塞炮兵。
馬鞍嶺原本是印度軍隊北安達曼群島防禦的中心點,按照印度軍隊的預定計劃,他們將在灘頭和內陸逐步抵抗中國軍隊的兩棲突擊,而馬鞍嶺上的炮兵則將在這個過程中不斷以堅固工事之內的遠端炮火支援印度軍隊的抵抗,不斷的消耗對手。而一旦中國軍隊控制全島,印度陸軍可以龜縮到以馬鞍嶺為中心的山地防線,依靠堅固的工事和山體坑道內充足的彈藥和糧食儲備繼續頑抗下去。
但是原本最為結局的篇章卻最為序幕上演,100多名中國海軍陸戰隊計程車兵在他們的指揮官—風華正茂的冷紫翎上校的率領之下,在東盟艦隊的炮擊開始之前,就透過武裝泅渡秘密的滲透到北安達曼群島的中心位置。當印度軍隊的注意力為海平面上的艦隊和直升機群所吸引之際,這些輕裝步兵小心的從島嶼西北的叢林地帶滲透上陸,謹慎而又大膽的穿插到了印度軍隊的心臟地帶—馬鞍嶺。
突如其來的遭遇戰在逐漸濃密的夜色中在馬鞍嶺全面展開。被突然出現在陣地前沿的中國士兵打懵了的印度陸軍根本無從判斷對方的實力。一時間“中國人來襲”的誤警在全島各處此起彼伏。印度陸軍原本預定的防禦體系被徹底打亂了。而在攻擊馬鞍嶺要塞工事的同時,冷紫翎上校還不斷的從自己手中有限的人力之中抽調出精銳組成戰鬥小組,不斷的在印度陸軍的混亂的戰線之上到處點火。
加上東盟艦隊在黃昏時分突然加強的電子干擾,印度陸軍的指揮系統出現了空前的混亂。面對著無線電裡斷斷續續的命令,印度陸軍島上各單位頃刻間失去了聯絡。部隊的指揮官只能憑藉自己的判斷進行調動,而在夜色之中這種失去協調的行動無意只能令局面更為複雜。一邊是不斷要求增援的馬鞍嶺要塞,而另一邊則是向馬鞍嶺要塞前進的印度陸軍不斷與仍在原地駐守的部隊發生難辯敵我的交火,在黑夜之中這些印度軍隊往往要打到刺刀見紅的距離才發現原來剛才那一系列的戰鬥不過是自相殘殺。
而就在馬鞍嶺下印度軍隊撕殺正酣之際,要塞內的守備部隊已經出現了崩潰。在那些構築嚴密的坑道之內,印度陸軍駐守的主要是缺乏近戰訓練的炮兵,面對不斷從通風口裡扔進來的手雷和煙霧彈。這些部隊的抵抗意志開始動搖,不斷有人從炮位上驚叫著逃走。在他們的被黑夜矇蔽的雙眼之中,只能看到山下不斷閃爍的火光,增援部隊無疑已經被中國人隔絕了,他們孤立無援,而中國人已經包圍了這裡。
馬鞍嶺坑道里的戰鬥在午夜時分就已經基本結束。一千多名的印度炮兵放棄了堅固的工事逃下山去,而冷紫翎上校的突擊部隊在控制這座山地要塞的過程中僅傷亡了不到十人。在漆黑的北安達曼島夜空之中,幾枚紫紅色的訊號彈冉冉升起,指引著在“差克立。納呂貝特”號航母已經起降多次的直…8F通用運輸型直升機群,向已經易手的馬鞍嶺方向全力飛奔過來。
等到印度軍隊在黎明時分從徹夜的混亂中逐漸平靜下來,中國軍隊在馬鞍嶺地區已經集結了超過一個營的守備力量,而更為糟糕的是冷紫翎的手中掌握著足以覆蓋全島的遠端炮火—那是印度軍隊的要塞炮群。雖然印度炮兵在放棄陣地之前也進行了一些破壞,但是剩下的大口徑火炮和彈藥仍足以將印度軍隊在整個上午收復馬鞍嶺的企圖化為泡影。
上千名印度陸軍的屍體遍佈在馬鞍嶺周圍的丘陵上,在他們倒下之前應該不止一次的抱怨過馬鞍嶺防禦體系的設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