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陸軍第13集團軍軍屬裝甲旅主力部隊於下午2點整抵達預定出發位置,在中國陸軍第37摩托化步兵師的東側迅速展開,裝甲旅所屬戰鬥突擊叢集開始向南突擊。而裝甲旅各直屬部隊則與前鋒部隊保持10公里左右的距離跟隨前進。裝甲旅火力支援部隊的1個榴彈炮營、1個火箭炮營和1個防空營則被分別配屬給裝甲營,以便於更為靈活的提供戰場支援。
中國陸軍第13集團軍直屬裝甲旅的戰鬥突擊叢集編有1個偵察營、1個機械化步兵營、3個裝甲營以及若干火力支援單位,總兵力約2500人左右。裝備有96式主戰坦克120輛、86式步兵戰車122輛,90式履帶裝甲輸送車60輛。為了加強這支鐵甲雄師的突擊力量,中國陸軍第13集團軍直屬陸軍航空兵團將配合他們的地面突擊行動。
在部隊行進的頭1個小時內,由於劃定給第13集團軍直屬裝甲旅突破地域—第37師和第149師之間的防禦結合部正面僅20公里寬,所以戰鬥突擊叢集只能按照偵察營、裝甲1營、2營、3營、機步營的順序排成縱隊進入戰場。直到進入戰區之後才重新編組為由先鋒和左右兩翼組成的三角隊型前進。
具體的部署為:軍直屬陸軍航空兵團派出1個攻擊直升機營,擔任整個正面的警戒任務,裝甲第1營位於的正面先鋒的位置,第2營和第3營分別負責左右兩翼,機步營擔任預備隊。
裝甲1營無疑是全旅之中戰鬥力最強的部隊。該團下轄3個坦克連、3個機步連以及3個炮兵連以外,旅部還將旅直屬炮兵部隊中的1個榴彈炮連、旅直屬工兵中隊(編有地爆,舟橋,築城,防化,噴火等分隊)配備給裝甲1營使用。
為了配合己方裝甲部隊的行動,中印兩國陸軍的電子戰部隊均全力以赴的對戰場上敵方的偵察和通訊系統實施干擾。特別是印度陸軍,在缺乏制空權的情況下更是隻能在電子戰方向進行強化配置一時間戰場上雙方一線部隊的聯絡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干擾,單向的透明幾乎難以實現。而密集的地對空火力也抑制了雙方無人機的偵察效果,戰場重新被迷霧所籠罩著。
裝甲1營被迫將前進隊型調整為菱形,正面寬約10公里,坦克1連和機步1連擔任先鋒,左翼是機步2連,右翼是機步3連。在坦克1連和機步1連的前方數十公里初是營直屬偵察分隊,正後方5公里處是後續跟進的坦克2連和坦克3連。
菱形佇列被認為是最適合搜尋前進的,裝甲1營的兵力被平均的分配到菱形的4個頂點上,因此無論是在哪個方向上遭遇到印度軍隊的攻擊,都可以迅速得到兩翼的火力支援。
而旅直屬炮兵部隊配備給裝甲1營的榴彈炮連(裝備有8門PLZ45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正被部署在菱形佇列的中央,負責向前進中的各連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營部及保障修理分隊,通訊分隊則緊隨著榴彈炮連一共行進。
在2個小時行進了40公里之後,左翼的機步2連率先發現了連級規模的印度陸軍裝甲部隊。在聞訊趕來的軍直屬陸軍航空兵團的直—9D型武裝直升機的火力支援下,全連迅速投入戰鬥。但事實證明這只是隸屬於印度陸軍第9獨立裝甲旅的裝甲偵察連,所裝備的俄製BRDM…2裝甲偵察車雖然經過了火力升級,但新型手動控制的MA1炮塔上所裝備的1挺毫米機槍和1挺毫米機槍顯然仍不足以抗衡步兵戰車。
雖然這場小規模的戰鬥並不精彩,但是卻傳遞給了中國裝甲兵一個最明確不過的訊號,敵人的主力就在附近。就在機步2連忙於對俘虜的突擊審訊之際,擔任全營前鋒的坦克1連和機步1連已經接近了小鎮亞森。
下午4點整,機步1連第1排的3輛86式步兵戰車率先在亞森西北處遭遇了印度陸軍的裝甲部隊。透過晝夜合一的微光夜視瞄準鏡中國陸軍在3公里範圍內發現多個裝甲目標,在向坦克1連報告發現印度陸軍的坦克部隊之後,全連的10輛86式步兵戰車迅速展開,用所攜帶的紅箭…73反坦克導彈來打擊重型裝甲目標。
作為86式步兵戰車的“撒手鐧”武器,紅箭…73反坦克導彈最大射程可達3
000米,破甲威力達150毫米/65度,穿透率達90%。唯一的缺點是在使用導彈射擊時,炮長要將火炮抬高到接近最大射角的位置,導彈發射後用火炮瞄準鏡瞄準目標,使用導彈控制盒控制導彈,修正彈道,直到命中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步兵戰車需要保持對導彈的控制。
“正面發現印度陸軍主戰坦克和步兵戰車。”
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