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立刻與印度人民黨展開談判,透過政治上的讓步來由到處點火的印度人民黨自己撲滅這場已成燎原之勢的騷亂可能是目前最有效,也是最為迅速的解決問題方式。但是對於國大黨和曼莫漢。甘地內閣來說這一解決模式卻是最難以接收的。屈服和讓步只能讓政壇上最為強大的對手得寸進尺,即便是流血,曼莫漢。甘地內閣也要先將今天的騷亂平息下去,妥協和談判是在雙方都清楚對方的實力之後才能真正公平的展開。
如果要儘快的穩定目前動盪局勢,曼莫漢。甘地內閣就必須發動自己手中的國家機器,投入更多的力量。在不得不動用軍隊之前,印度國內的準軍事力量,無疑是此刻的首選。
除正規的陸、海、空軍外,印度政府還擁有執行特別任務的武裝力量,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準軍事部隊,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準軍事部隊是印度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印度政府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準軍事部隊的建設和運用。其準軍事部隊的規模之大,種類之多,都可以說是舉世罕見。他們承擔的主要任務包括:平時
,擔負邊防、海防和維持國內治安任務;戰時,則配合正規部隊作戰,或守衛軍事要地、交通樞紐、重要通訊設施等。按其平時遂行的任務,印度的準軍事部隊主要編為三大類十五種之多。
第一類是邊境警衛部隊,包括邊境保安部隊、中印邊境警察、北方邦特別警察、阿薩姆步槍隊、海岸警衛隊。這些部隊的編制和武裝都與印度正規軍相近,可以說是印度準軍事部隊中的一線力量,不過大多部署在邊境地區,雖然歸屬於印度內閣和內務部指揮,但此刻調集他們卻是緩不濟急。
除了這些邊防部隊之外,印度準軍事力量之中還有包括邊境公路組織和土地軍在內的第三類基建部隊,年,但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在偏僻的邊境地區修築公路,改善交通,或是興建水利、公路、廠房、辦公大樓和居民住宅等工程。也顯然適用於此刻的平暴行動。
真正可以派上用場的只能是第二類治安部隊,曼莫漢。甘地內閣第一時間宣佈首都新德里也宣佈進入高度警戒狀態,調集數萬準軍事部隊—中央後備警察進入新德里維持秩序。
印度的中央後備警察部隊成立於1940年,隸屬於內務部直接領導。現役人員有10萬之眾,預備隊更高達25萬人,被編組為100個營。主要裝備為輕武器,是印度中央政府協助各邦特別是中央直轄區的警察部隊執行救災和維持治安的重要工具。而一旦國家進入戰時狀態,他們則在後方執行警衛任務,或充當第一線陸軍的預備隊,或直接配合陸軍作戰。與其他的準軍事部隊不同的是,雖然印度陸軍在訓練方面也對其進行一些指導幫助,但是該部隊有自己的訓練中心和中央訓練學院。可以說是內務部麾下最為獨立的軍事力量。
後世的很多印度學者都認為曼莫漢。甘地內閣的這種強硬的態度是印度歷史上最大的錯誤之一,如果當時曼莫漢。甘地內閣選擇了對話而非對抗的話,那麼此後眾多的災難可能就不會發生。不過站在曼莫漢。甘地和國大黨的立場上,這樣的選擇實際上也是一種無奈之選。與代表著高種姓和中產階級利益的印度人民黨相比,國大黨的政治版圖實際上更為“草根”一些。
雖然愛1885年12月28日,印度國民大會黨在孟買成立時。這個政黨的骨幹大多是民族資產階級的上層分子、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富裕階層和農村地主。但是隨著政黨的發展,一批小資產階級、小地主和自由職業者階層的人也加入進來。而在20世紀60年代之後的一系列分裂和重組之後,國大黨不得不更多的依靠來自普通民眾的選票。
自2003年以索尼婭。甘地為主席的國大黨上臺執政以來,國大黨的內外政策概括起來無非是“安全”和“改善民生”兩張牌。前者旨在迎合國內憎恨恐怖主義的政治情緒,與以安全政策強硬起家的印度人民黨共同爭奪中產階級的選票,以完善自己的票源基礎。後者則將目光牢牢鎖定廣大貧困選民,透過主張大幅消除貧困,讓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近兩億民眾成為經濟改革的受惠者,進一步鞏固國大黨“面向窮人”的形象。當然這一切都只是策略而已,對於國大黨而言,中產階級才是他們爭取的主要物件,貧苦民眾只是一個有益的補充和拿來利用的工具而已。
但是在中印戰爭爆發以來,國大黨苦心孤詣的“改善民生”牌已經瀕臨破產,如果在自己手中透過《中印馬六甲及印度洋地區和平協議》,那麼至少他們可以向印度的中產階級保證在未來的十年裡,他們是安全的。而一旦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