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通通安在巨骨獸身上也情有可原。”包繼說,“不過最後這個猜測得到了證明,一艘2125年失蹤的飛船黑匣子和一艘2133年失蹤的飛船黑匣子因為使用的新技術,黑匣子本身在飛船失事後會自動向預定座標航行,歷時十餘年之後,分別在2138年和2146年飛返太陽系……”
“為什麼不用無線電把遇難訊號發回來?無線電訊號不比會飛的黑匣子快多了?”
包繼真是有點頭疼了,基礎教育的缺失令知識極度匱乏,就算是李冉也壓根就不知道很多在舊時代只算是常識的知識:“以前普遍認為無線電波能夠穿越宇宙空間,但是後來發現當距離超過兩光年之後,無線電波就會化做無意義的雜波,光速通訊倒是能夠做到,就是以大型天文級望遠鏡對準飛船的方向,飛船用閃爍的燈光發出光訊號,幾年後光訊號被望遠鏡接收,就接到了通訊內容。這是仿造古時的航海燈號搞出來的,時效性差的令人髮指,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超光速飛行和超光速通訊是直到舊時代結束也沒能解決的兩大宇航難題!”
“噢,那後來呢?”
“後來?呵呵,”包繼悵然若失,“後來確定了受襲的飛船都是被同一種飛船襲擊,開始的時候都以為巨骨獸是某種外星人制造的生物戰艦,外星戰艦已經臨近太陽系,等於快打到了家門口,而且還是巨骨獸主動襲擊人類的非武裝飛船。人類的憂患意識再一次佔據了主導地位,原本因為大宇航時代來臨而連續擴軍的人類艦隊又一次擴大規模,而且不僅是規模上的擴大,為了對抗巨骨獸,不得不生產體積更加巨大的超級戰艦,整個太陽系全面軍事化,這才有了後來的隕海戰役!”
分割
三更完畢,這一章補昨天差的!
分割線以下全是三千字數之外的,雖然沒上架,也一樣不能忽悠大夥。
說兩句吧,不知道會不會有書友看了這兩章之後說俺不靠譜,呵呵,其實仔細看簡介的話,我是開書時就提示過的,不是現在才突然寫到外星人。說實話,寫這些理論上的東西很容易,因為這些是設定中就有的,假如問我說不寫行不行,那麼我一定會回答:不行!
因為主角的敵人剛剛才正面出現,和變異人小打小鬧不是主線,旁的還用我多說麼?
我一直強調本書不是末日,而是未來世界,是不同的文明,或者說宇宙間不同的生命形式之間的爭鬥,可是還是有很多書友問我說為什麼一點末日氣氛都沒有之類的話,我又不想把後面的劇情拿出來玩超級劇透,所以超級鬱悶滴說!
但願今天的話能給大家一個答案,有什麼建議,歡迎加群討論:1。3。2。0。4。0。1。6
二二九 使命傳承(三)
“隕海戰役是人類歷史上里程碑式的轉折點,2194年9月18日,集中了人類四十八年建設成果的人類大艦隊,一千八百多艘超級戰艦誓師啟航不要以為這個數量很少,每一艘超級戰艦都有六公里長,主裝甲厚達百米,是不折不扣的戰爭機器!”
“才六公里?也沒多長啊!”對李冉來說不管是六公里的艦長還是一千八百艘的數量都只是個數字而已。
“什麼叫才六公里,你知道六公里到底有多長嗎?”包繼用力揮著手,對李冉的不以為然表示憤怒,可他很快就訕訕地收回了胳膊,現在的他只是個影子,再不能像從前那個敲著李冉的額頭教訓他了。
不過從小養成的習慣還是讓李冉下意識地捂住了額頭,嘿嘿地陪著小心說:“知道啊,也沒多長……”
“那是你沒親眼看見它們!”包繼悲憤得不得了,“那可是六公里,走路一個小時你也走不上那麼遠,站在戰艦頭上根本看不清尾巴!”
李冉也發現包繼不能再敲他的頭了,放心地放下捂著額頭的手掌:“有那麼誇張麼?”
“你……算了算了,說這個也沒什麼用。”懸浮在包繼身邊的全息畫面再次一變,出現一艘頭部圓尖尾部方正的流線型戰艦,“這就是‘巨鯨’級戰艦,人類大艦隊的主力戰艦,比一隻成年巨骨獸還要大一圈,你親眼看過的那個巨骨獸留下的骨山才四點三公里長!”
想起骨山的巨大,李冉暴突的雙眼差點鼓成錐子,巨大的骨山竟然比這個不起眼的戰艦短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什麼叫對比?這就是!
李冉震驚的表情總算讓包繼的心裡平衡了一點:“人類大艦隊是在接到了巨骨獸群落進入太陽系的訊息之後出發的,艦隊進入依柯柏帶之後停在巨骨獸的前進軌道上埋伏了兩天,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