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小說:大明鹽商 作者:那年夏天

類,總比在人手裡強吧,也就停止了躁動。

告別岳父,楊碩美滋滋的走了。走在大街上,頓時引來了行人的注目。試想一下再小山村裡突然出現一輛加長林肯的景象,就能找到此時大街上人們的動作。雖然揚州是個富商雲集的地方,但好馬還是有限的。在正德年間產馬的地方都是不太平,所以想弄匹好馬不是有錢就能辦的到的。

晚飯時楊碩宣佈了自己要親自壓船去洛陽的事,楊母並不吃驚,只是點了點頭讓楊碩放心家裡,路上小心。小弟小妹們可是高興壞了,紛紛提出了樣讓楊碩在回來時給自己帶各色禮物,剛會說話的小侄子也是興致勃勃的跑到自己身邊依依呀呀的說著自己的禮物名字。楊碩抱起小侄子笑著道“好好,回來時誰都有份。”

翌日辭別家中眾人,帶著楊三和綠翠來到碼頭,至於為什麼帶綠翠,楊碩也是鬱悶的很,綠翠一聽說楊碩要去押鹽很強烈的表達了要一同去的意願。楊碩也沒辦法,要是不讓她去,傳到劉瑾的耳朵裡誰知道那死太監會怎麼想,在說帶個女人也方便不是。

鹽已經盡數裝到了船上,護鹽隊也整整齊齊的站在船旁。楊碩焚香祭拜河神,祈求自己平平安安順利的到達洛陽。又叮囑了老吳一眾事情才宣佈開船。

載著楊碩殷切期盼成功的一船鹽,乘風破浪的向洛陽駛去。

第十七章 出逃

楊碩坐的船是從岳父家租的大船,裝了五百噸的鹽,後面大大小小跟了二十條小船。行駛在運河上浩浩蕩蕩的頗為壯觀。

楊碩本以為租岳父家一條船就足夠了,誰知道只能裝五百噸。剩下的船是楊碩掏出高於平常將近一倍的運費,才租到。坐在船艙裡楊碩感嘆道“鄧指揮在二十世紀說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真是所言不虛啊。要是在前世那需要這麼多船,恐怕這一千八百噸的鹽還不夠一條裝,真是鬱悶。”

楊三給楊碩倒上茶,不解道“二爺這鄧指揮是什麼人啊,那科學技術是什麼意思。”

楊碩本想解釋,但想想也解釋不清楚搖搖頭道“鄧指揮是個造船能手,能早很大的船。”

綠翠從裡間整理好床鋪出來剛好聽到,楊碩說造大船。接道“爺,我在太監府時聽劉公公說當年鄭公公下西洋時坐的帥船能裝二百萬斤,和咱大明朝最大的龍舟不相上下。”

楊碩在心裡大致算了下,二百萬斤就是一千噸,比自己現在所坐的船整整大一倍。要是能弄到一條,只在運河上跑自己就能賺翻了天。不錯不錯,楊碩揮揮手道“楊三去把船老大叫來。”

楊三應聲是去了。

楊碩道“綠翠你在劉公公府裡還聽到什麼,就是有沒有圖紙什麼的。”

綠翠想了想道“隱隱約約的記得劉公公說把圖紙好像封存到了什麼地方,具體是在哪裡我也不知道。”

楊碩在前世看電視劇上說鄭和當年所坐的船後來都銷燬了,圖紙也不知道弄到了什麼地方,現在看來竟然是劉瑾給藏了起來,這可就有點不好辦了。

不多時楊三領著個五十多歲粗狂漢子走了進來。那漢子作了個揖道“小人就是這條船的船老大,姑爺有什麼吩咐。”

楊碩道“我想問一下咱們揚州最大的船能裝多少。”

聽到是這,船老大自豪的笑道“姑爺有所不知,別說是揚州,就是在全國咱們這船也是能數的上號的。”

楊碩雖然知道鄭和的船被銷燬了,但那畢竟是在電視劇上看的。現在聽船老大這麼說心中還是有點可惜。想了想楊碩道“鄭和當年下西洋時坐的船現在還能造不能。”

船老大道“當年造船的老師傅們現在基本上都過世了,即使有人還在也沒圖紙。現在造船的師傅們都沒有那手藝。”

楊碩聽後心道“看來還得去求劉瑾啊。”失望的揮揮手道“你去忙吧,沒什麼事了。”

船老大應聲退了出去。

夜晚的河面平靜如鏡,反射著天空的點點星光。楊碩站在船頭看著遠方。揚州的平靜最多能維持一個月,而這一個月的時間對楊碩來說還是太短了。朔州的私鹽問題楊碩現在還沒有什麼辦法,情況估計會越來越糟糕。在這次爭鬥中楊碩是最弱小的也是最有可能第一個倒下去。一個月時間啊,要是解決不了私鹽問題也就可以捲鋪蓋走人了。至於劉瑾,現在還沒有和人家談條件的實力,只能是見招拆招爭取為自己求的最大的利益。

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楊碩要把山陝二省變為自己最大的後盾,一個安穩的後方。時間不等人楊碩叫來楊三安排了一番。就回房睡覺為明天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