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也是很講究。每天的菜譜都是汪女士精心設計的,大部分的菜餚都是根據孩子的發育來考慮,而保姆燒菜的手藝也不錯。我心裡想這麼優越的家庭條件下培養出的小男孩肯定是健康茁壯的。
可是小男孩放學回家,我一看,很是驚奇。這個孩子和其他同齡的同學們相比,長得又瘦又小,像個缺吃少喝的小難民,根本不像是十歲的孩子;孩子脾氣也很暴躁,性情孤僻,根本不和大家說話。汪女士說起孩子愁得要命。
要想吃飯好,就不能破壞胃口(3)
在和汪女士聊天中,知道了汪女士家庭中一些生活細節後,覺得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汪女士用心地把菜譜制定得非常科學,生活中對孩子也是照顧得無微不至。每天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吃多少都有規定,而且每一週的食譜和要求都貼在廚房和孩子的房間裡,時刻提醒著孩子。孩子吃不到規定的標準,他們就不肯罷休,一定要想辦法讓孩子“完成任務”。他們的方法如果用於生產一架機器或培育一株稻穀,肯定會成功,可惜面對的是一個有獨立意識的孩子。
我試圖勸汪女士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不要過分追求“科學化、標準化”,不要在飯桌上太逼迫孩子,汪女士立即搖頭說,現在的孩子太壞了,太會耍花招,前幾天竟然和她講條件,說家長如果不因為吃飯嘮叨教訓他,他就好好吃;可是這孩子每次只夾一根青菜,猶豫半天,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