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的選擇。
妞妞上大學後,我有一次問妞妞,是否感覺家長對你看電視有過限制。
妞妞說沒有啊,老爸老媽從來不管我呀。妞妞的記憶中甚至盡是爸爸媽媽的“縱容”。除了不說什麼,妞妞說還經常是老媽和老爸陪她一起看動畫片,比如《櫻桃小丸子》、《米老鼠和唐老鴨》、《機器貓》、《灌籃高手》等,很多動畫片都是一家人一起看,一起討論。
我又問妞妞是怎麼做到有節制地看電視的,妞妞說不知道,好像沒有有意識地約束過自己。妞妞又想想說,覺得看電視也挺好,不過一直有一種感覺,覺得不應該花太多的時間在那上面。看電視還不如看小說有意思,有時間的話,她寧可讀一本小說或雜誌。
我覺得,另一個好的方法就是從幼兒期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孩子從小喜歡上閱讀,有了這種愛好,他的智力就會發育得更好,孩子會更容易發現別的有興趣的事情;同時孩子的思想更成熟更理性,他自己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不會捨得讓電視浪費自己的時間。
無菌艙裡不養兒,“安靜”並不是好習慣(1)
正常的聲音,任何人都沒有辦法消滅盡。家長要知道無菌艙裡不可能培養出體格健壯的孩子,消除周圍天籟之音呵護孩子的做法也沒有道理。真正打擾孩子的不是那個聲音,而是他從小養成的尋找聲音的習慣。
再吵也睡得香
去年冬天,同事生了寶寶,我去看望。可是發現一家人說話時把聲音壓得低低的,我才知道,嬰兒正在睡覺,他們把家裡電話線也摘掉了,生怕有什麼動靜吵醒孩子。家長和長輩們愛護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這樣做是錯誤的,這樣做可能正是給孩子將來的睡眠埋下了隱患。
我和麗文在聊這件事時,她笑著說,妞妞小時候睡覺“打雷都不醒”呢。
妞妞出生後,家裡人該幹什麼幹什麼,說話聲還是和以前一樣,該笑就笑,沒有因為妞妞睡覺了,就都不出聲了。
妞妞滿月時,來了很多親朋好友,想和妞妞照張全家福,可是妞妞卻睡得很香叫不醒來。中午吃完飯,麗文用平常的聲音喊妞妞醒來,又輕摸她的臉蛋,結果妞妞絲毫沒反應。麗文又一邊拉妞妞的小手,一邊用稍大的聲音叫她,可妞妞還是不理睬。麗文老公在旁邊說抱起來應該就醒了。麗文把孩子妞妞抱起來,左拍右拍,好像都拍在別人身上,妞妞睡得更香了。大家看著妞妞熟睡的樣子,覺得又奇怪又好笑,這麼多人說說笑笑的也吵不醒她。姥姥拿來妞妞的玩具,搖鈴,邊搖著邊叫著妞妞的乳名,可小傢伙僅僅是鼻子微微地皺了一下,然後面目恬淡,神情泰若,更加自我地酣睡著,就是不醒來。這樣折騰了半個多小時也沒把妞妞弄醒,沒辦法,大家也就說算了,讓孩子好好睡吧。
麗文說,這件事讓家裡人發現,孩子的睡眠根本不需要大人擔心,豈止是“不怕打擾”,簡直是“特別地不怕打擾”。因為一般情況下人們沒有必要把一個正在熟睡的嬰兒叫醒,所以這個現象也不容易被發現。從那以後,家裡人就更不擔心有什麼聲音能吵著她了。
有的媽媽說,自己的孩子睡覺時稍微有動靜,孩子就醒了,要是沒有睡好就開始哭鬧。這種情況,除了個別特殊敏感的孩子,一般是在出生後的前幾個月時間裡就被家人慣出壞毛病了。有的醫生認為,一些嬰兒在前三個月裡會發生腹部絞痛,會導致他們突然驚醒啼哭,而家長們經常誤以為孩子是被吵醒了。無論哪種情況,家長也不應該嬌縱孩子睡覺怕吵的習慣,應想辦法讓他逐漸適應生活中的噪音,學會睡覺不怕吵。
一個簡單的生理問題如果一直被錯誤地解決,最後可能會變成一個心理問題。
一位讀博士的朋友對我說,和她一個寢室的是一位上海的女孩子,睡覺特別怕吵。宿舍就她們兩個人,上海女孩總是抱怨朋友早上起床的聲音太大,要麼就是朋友的鞋子發出的聲音太大,她總是說自己睡不好;而朋友不在寢室時,那位上海女孩開始抱怨走廊裡有人說話吵到了她;到半夜走廊裡沒人時,她也會說睡不踏實,因為窗外還總會不時傳來什麼聲音,連樹葉掉下來的聲音她都聽得到。可見,她的睡眠問題確實很嚴重。
無菌艙裡不養兒,“安靜”並不是好習慣(2)
我的朋友說她每次都很害怕回寢室,想辦法搬離。可以想象這個女孩給同宿舍的人帶來多少麻煩,而最痛苦的就是她自己了。據說這個上海女孩的媽媽睡覺就特別怕吵。在睡眠問題上,家裡人全方位的呵護著女兒。可這呵護不是給孩子造福,而是給孩子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