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3 / 4)

小說:中世紀千年史話 作者:兩塊

鋸狀態。

【慘敗哈蘭】

在東方的地面上,拜占庭、十字軍國家和穆斯林勢力唱著三國演義。在十字軍國家裡,安條克公國和拜占庭的關係最為微妙。

安條克是一座重鎮,不僅防禦體系完備,還是亞洲的商貿樞紐,又是東正教會的重要據點。與耶路撒冷相比,阿歷克塞對安條克更有感情。耶路撒冷已經被穆斯林佔領三百七十多年,和拜占庭的關係早已疏遠。安條克才丟了沒幾年,況且與之相比,耶路撒冷除宗教價值以外,別的一無是處。安條克對拜占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阿歷克塞心裡的地位那是不言而喻。

安條克被博希蒙德生生奪走,阿歷克塞感覺很是不爽,他耳邊總是迴響起博希蒙德當初發的誓,這個誓除了在他鼻子前面留下一股臭味外,什麼都沒留下。阿歷克塞不住地暗罵博希蒙德臭不要face,他一直憋著勁兒,要把安條克奪回來。

博希蒙德對拜占庭也沒什麼好看法,阿歷克塞在他眼裡就是老狐狸轉世,一個想拿十字軍當槍使的老滑頭。他恨屋及屋,驅逐希臘主教若望七世,任命西歐來的貝爾納(Bernard of Valence)為主教。

自希臘語成為拜占庭官方語言以後,東正教會在各教區的“地區經理”一直都是希臘主教,博希蒙德的這一舉動無異於侮辱了東正教會,同時也侮辱了阿歷克塞。

博希蒙德和阿歷克塞算是摽上勁兒了,二人也將在歷史上唱一出好戲。

不久,博希蒙德在“美利提尼戰役”(Battle of Melitene)中被達尼什曼德王朝俘虜,在土庫曼人的監獄裡渡過三個春節。

在此期間,擔任攝政的有為青年坦克雷德使安條克公國強盛一時,版圖極大擴充套件,不過他的努力將在不久後被舅舅一手葬送。

在四個十字軍國家裡,伊德薩伯國位於最北面,它是第一建立起來的十字軍國家,也是實力最弱、人口最少的一個,伊德薩伯國這個軟柿子經常被周圍的穆斯林政權捏來擠去。

1104年5月,伊德薩伯爵鮑德溫二世圍攻哈蘭(Harran),派人向安條克公國請求增援。

博希蒙德剛刑滿釋放沒多久,土庫曼人對他的勞動改造顯然很不成功,他對異教徒憋著一肚子火,正想借機發洩發洩,便爽快答應了鮑德溫二世的請求。

土耳其人在摩蘇爾的總督吉克米西(Jikirmish)、馬爾丁領主索克曼(Sokman)集結一萬騎兵增援哈蘭。他們與圍城部隊稍有接觸就往後逃竄,十字軍緊隨其後。兩軍一前一後追了兩三天。

突然,土耳其軍返身殺回,與十字軍在哈蘭以南12公里處的平原地帶對陣。土耳其軍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完全出乎十字軍意料,鮑德溫二世和博希蒙德沒來得及披掛就匆忙布開陣勢。

倉促迎戰哪能打得贏,土耳其騎兵在平原上縱馬狂奔,伊德薩和安條克聯軍一觸即潰,鮑德溫二世也被索克曼抓了俘虜。安條克軍損失慘重,在博希蒙德帶領下一路逃到伊德薩。

哈蘭戰役是第一場穆斯林針對十字軍國家的大戰,它成為抑制十字軍擴張的轉折點。

哈蘭慘敗對安條克公國來說是災難性的,隸屬公國的很多城鎮陸續爆發起義,被穆斯林勢力重新佔領。亞美尼亞的領地也在阿歷克塞忽悠下發生暴動,阿歷克塞更是高興地宣稱安條克是拜占庭的領土,還趁機佔領公國的一些地盤。

【再戰迪爾拉奇烏姆】

博希蒙德只好返回闊別已久的義大利招兵買馬,安條克公國暫由坦克雷德攝政。

博希蒙德回老家招募十字軍的訊息不禁而走,他老丈人、兼職土匪法國國王腓力一世和教皇巴斯加二世(Pope Paschal II)舉雙手加雙腳支援。

在各級領導的鼎立聲援下,招募十字軍的工作進展順利,博希蒙德麾下又聚集不少人馬。正在他信誓旦旦地準備進攻敘利亞的穆斯林時,一條讓他氣炸肝腸的訊息傳來:阿歷克塞趁他不在,準備對安條克動武。

這老狐狸又在暗地搗鬼,現在博希蒙德更加確信自己對阿歷克塞人品的解讀完全沒有錯。他惱羞成怒,立馬改變計劃,率軍包圍迪爾拉奇烏姆。

迪爾拉奇烏姆這個地方,阿歷克塞和博希蒙德都不會陌生,早年兩家在這裡激戰一場,阿歷克塞還差點丟了老命。

千百年來的史實告訴我們,歷史是會重演滴。和當年一樣,博希蒙德沒能率領軍隊向縱深踏進一步,沒能給對手構成威脅。迪爾拉奇烏姆是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