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堡家族如此重要,我就“借題發揮”,提前介紹一下該家族在政壇的最後時光。
1804年,末代神聖羅馬皇帝、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的弗朗西斯二世(Francis II)慘敗給拿破崙,被迫解散神聖羅馬帝國。
弗朗西斯二世建立奧地利帝國,是為奧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一世。
失意的弗朗西斯一世在現實世界得不到安慰,便沉浸在虛擬世界裡,就像當年的西美昂大帝一樣,他給自己冠上一個新頭銜。
這個裹腳布式頭銜翻譯成國語至少百八十字,裡面包括奧地利皇帝、匈牙利國王、波西米亞國王、奧地利大公等等,諸如此類東東,頭銜裡共有三十六個,就連懷舊式的耶路撒冷國王也在其中。我實在沒有信心全部翻譯出來,敬請各位諒解。
很多朋友一定看過《茜茜公主》,裡面那個帥哥、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就是弗朗西斯一世的孫子,他的全稱是弗朗茨&;#8226;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
弗朗茨的確很喜歡茜茜,但悲劇從這對錶兄妹結婚那天起就註定要上演。
十六歲的茜茜性格開朗,喜歡旅遊、騎馬和時裝,這些都和森嚴的大內生活格格不入。
後來,弗朗茨和維也納劇院的一名女戲子勾搭成奸。不管他是她的情夫,還是她是他的情婦,這事讓茜茜很受傷,但作為國母,她還是忍了。
可是,死神一直圍繞在茜茜周圍,大女兒早年夭折,唯一的兒子突然離世,據說是自殺身亡。不幸的茜茜在1898年被一名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用趕錐刺死。
弗朗茨痛哭失聲,完全陷入消沉狀態,他曾對親戚說:“你們根本不知道她對我有多重要。”還有史料稱,他說的是“她絕對不知道我有多愛她。”
不管宮中生活有多鬱悶,也不管弗朗茨出過軌,茜茜泉下有知,聽到老公的真情流露,她會含笑瞑目的!
弗朗茨沒有繼承人,把皇太子定為侄子、奧地利大公弗朗茨&;#8226;斐迪南(Franz Ferdinand)。
1914年,斐迪南夫婦在薩拉熱窩(Sarajevo)遭塞爾維亞愛國青年槍殺,由此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相信這件事各位在中學都學過。
戰爭打到1916年,弗朗茨在病榻上低聲吟唱著“上帝拯救皇帝”(God S*e the Emperor)黯然離世。皇位傳給弗朗茨侄孫、奧匈帝國末代皇帝查理一世(Charles I)。
一戰結束後,作為戰敗方,奧匈帝國崩潰,哈布斯堡—洛林王朝在奧地利、匈牙利的統治宣告結束。
85 晚禱鐘聲!起義的集結號
神聖羅馬帝國總算安定下來,近東的形勢卻依然不容樂觀,戰火一時不斷,你方唱罷我登場。
【厄爾比斯坦戰役】
拜巴爾從敘利亞出發,直搗伊兒汗國的藩屬羅姆蘇丹國。
1277年4月15日,馬木留克與伊兒汗國軍在厄爾比斯坦(Elbistan)遭遇,爆發“厄爾比斯坦戰役”(Battle of Elbistan)。
伊兒汗國軍向馬木留克重灌騎兵發起猛烈進攻。馬木留克左翼在蒙古騎兵攻擊下逐漸不支,損失不輕。
眼看馬木留克就要敗下陣來,精於指揮的拜巴爾重新組織軍隊,向伊兒汗國軍相對薄弱的右翼發起反擊。
馬木留克超過一萬人馬,伊兒汗國軍名義上有七千,可隨軍出征的羅姆蘇丹國宰相在這場兩虎之爭中保持中立,始終按兵不動。
經過一番激烈搏殺,人多勢眾的馬木留克佔了上風,蒙古騎兵慌不擇路,很多人甚至滾鞍落馬,撒開兩腿玩命向深山逃竄。部分被包圍的蒙古騎兵表現得異常英勇,一直戰鬥到死也不投降。
不戰就跑的羅姆蘇丹軍被馬木留克俘虜不少,宰相和蘇丹一溜煙兒逃之夭夭。
在這場戰役裡,伊兒汗國軍損失接近九千人,馬木留克則相對較少。
被俘的蒙古騎兵和伊兒汗國軍指揮官也大有人在,有兩個名叫克普恰克(Qipchaq)和撒拉爾(Salar)的蒙古士兵後來當了拜巴爾繼任者喀喇翁的馬木留克,還成了著名貴族。
獲勝的拜巴爾繼續前進,僅用八天就攻入小亞細亞腹地。
一個月後,恰逢穆斯林傳統的宰牲節(Eid al…Adha;即Festival of Sacrifice)。這本來是一個全體穆斯林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