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3 / 4)

小說:中世紀千年史話 作者:兩塊

過他還太年輕,縱有雄心壯志也難以施展。況且拉卡潘努斯在宮中經營多年,要想推翻他可沒那麼容易。

韓信忍於胯下,卒收登壇之拜;張良忍於取履,終有封侯之榮。巴西爾二世心裡同樣也有一個信念:百忍可以成金。

慧者潛鋒芒,他決定忍耐,努力學習治國馭人之術。拉卡潘努斯的某些作法也被他看在眼裡、記在心中,把這個敵人當成自己的師父,暗地裡向拉卡潘努斯學了不少政治技巧。

向敵人學習是難能可貴的品質,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做不到這一點,對敵人除了仇恨還是仇恨。

【巴爾達斯叛亂】

巴西爾二世在等待機會,等待那個可以一舉打倒拉卡潘努斯的機會。

另一方面,小亞細亞的軍事貴族不願放棄自己為國家推選皇帝的權利,拜占庭最具盛名的統帥巴爾達斯•斯克雷羅斯(Bardas Skleros)挑起反旗,自立為皇帝。

小亞細亞是拜占庭的主要兵源和稅收來源地,失去這裡,拜占庭的軍事和經濟將陷入崩潰的邊緣。形勢岌岌可危,平叛迫在眉睫。

拉卡潘努斯不願皇帝的寶座落入他人之手,他調集軍隊開赴小亞細亞,和叛亂者展開鏖戰。

巴爾達斯是著名統帥,戰術精妙,拉卡潘努斯豈是他的對手,第一仗就把這個大太監殺得大敗。拉卡潘努斯還挺有骨氣,調動軍隊展開第二次廝殺,結果還是大敗而回。

巴爾達斯越戰越勇,準備舉兵包圍君士坦丁堡,把“漢獻帝”和“曹操”一起趕下臺。

拉卡潘努斯犯愁了,看來自己這兩把刷子不怎麼頂用,如之奈何?

“巴爾達斯,巴爾達斯,巴爾達斯?”

他不愧老奸巨滑,腦子裡靈光一閃,想到另一個名叫巴爾達斯的人——巴爾達斯•弗卡斯(Bardas Phocas)。

巴爾達斯•弗卡斯是皇帝尼基弗魯斯的堂弟、安塞雅魯斯戰役的敗軍之將利奧•弗卡斯的兒子,他早先因為與約翰一世爭奪皇位失敗,躲到修道院。現在他終於有機會東山再起了,兩支地方武裝在小亞細亞惡戰不止。

這場*從976年一直鬧到979年才最終被*下去。

拉卡潘努斯擦擦老臉上的冷汗,長鬆一口氣。他決定延續約翰一世的做法,收回地方特權,加強中央集權,以免再出現類似的事情。

沒想到,這一做法又引發*,這次領頭的就是那個給拉卡潘努斯解圍的巴爾達斯•弗卡斯。

剛走了個巴爾達斯,又來了個巴爾達斯,拉卡潘努斯不禁長吁短嘆。

987年8月15日,巴爾達斯•弗卡斯自立為帝,於翌年攻佔小亞細亞的大部分領土。現在,中央政府又只剩下君士坦丁堡。

戰爭進入到白熱化階段的時候,一支敵軍意外地幫助了拉卡潘努斯和巴西爾二世。這支敵軍並非弗卡斯的部隊,而是來自北方的基輔羅斯。

【弗拉基米爾大帝】

基輔大公斯維亞託斯拉夫長年率軍在外,在世的時候便把領地讓三個兒子分別管理。

他死後,兒子間的爭權奪利隨之而來,哥仨曾在基輔受到佩切涅格人的圍困,是一起共患難的兄弟,面對利益和親情,他們選擇了前者,這再次驗證了“最是無情帝王家”這句千古難變的古話。

最初,大兒子佔上風,二兒子戰死,三兒子弗拉基米爾避難國外。兩年後,弗拉基米爾帶著一幫外國僱傭軍殺回來,成功將哥哥安置在諾夫哥羅德的官員趕走,奪回自己的根據地。

隨後,他揮軍南下,逼近維京人佔據的波洛茨克公國。他採用先禮後兵的策略,首先提出和該地的王公羅格沃洛德結親,想娶他的女兒為妻。羅格沃洛德卻拒絕了他的要求,於是他舉兵攻陷波洛茨克,殺死羅格沃洛德。

不知道是出於好色,還是報復,當弗拉基米爾看到王公的女兒羅格涅達時,淫心頓起,把這個黃花大閨女給糟蹋了。

搞笑的是,羅格涅達為這個殺父仇人生了個兒子——伊賈斯拉夫,他成為波洛茨克公國曆代王公的鼻祖。後來,蒙古征服了羅斯,波洛茨克公國被立陶宛大公國吞併,從此與俄羅斯的發展道路分道揚鑣,形成了今天的白俄羅斯。

波洛茨克公國成為弗拉基米爾進軍基輔的前哨基地,他把哥哥圍困城中,使哥哥重溫了十年前被佩切涅格人包圍的那段日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