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皇帝的嫡子神武侯,可不是好惹的。
司馬欣看了看趙軍的臉色道:“回侯爺,也不怪他們辦事不利,主要是與臨淄的舊風氣有關,人口雖然多,但大都不事生產,商賈更是狡猾,一到交稅時就開溜,事後在換新面孔回來經營,官府是窮於應付。
最重要的是齊人心懷故國,不向我大秦,處處與官府作對,一有罪難就靠著船舶逃入大海,而其他人更是蛇鼠一窩,發生了事情就互相掩護,官府為了對付他們,一直就在勞民傷財。
賦稅源頭減弱,百姓跟官府不斷摩擦,耗費錢財,因此才有臨淄如今的情況。”
“砰!”的突然一聲,趙軍聽後突然一手拍在長案上,臉色低沉的喝道:“夠了,好一個疲於應付,朝廷派你們這些官吏來是讓你們對付百姓的嗎,地方官吏不作為,約束不了百姓,收服不了民心,憑什麼讓人家給你交稅。”
司馬欣幾人被趙軍的突然怒喝嚇了一跳,聽到趙軍的指責無不驚懼,誠惶誠恐的納拜道:“是下官無能。”
司馬欣在請罪後,低著頭的眼中閃過一絲亮光,神武侯剛才的一番話是抓住了要點,看來侯爺的政治嗅覺不簡單啊。
趙軍冷冷的看了幾人一眼,強自壓下怒氣,他知道這也不能全怪他們,別說底下官吏了,現在秦朝上上下下都是對六國人很敵視,始皇帝也沒那個寬闊的胸襟,大都從內心上不願接受六國舊民,加上地方官吏大都是從軍隊退役的軍官,所以治民只知道粗暴對待,哪會顧忌什麼民心。
不過,儘管趙軍明白這些,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秦軍的惡名已經埋下,想要破開這層冰,根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趙軍確實沒治理地方的經驗,雖然靠著重生優勢,看問題比較透徹,但真正實施起來卻不知道如何下手。
揉揉腦袋,趙軍沉聲道:“這些事先放一放,董翳,你從今天就開始招兵,本著自願的原則,待遇方面每月增加二十錢月例。”
“自願?二十錢?”眾人聽後一愣,你望我,我望你,自古以來招兵都是靠強徵,管你自願不自願,而且是根據軍功賞罰,哪還有什麼月例。
其實自願的原則的確不適用於現在,沒有絕對的優待,有誰願意把腦袋掛在褲腰帶上去當兵的,而且自願當兵還必須得建立在,當政者擁有民心的基礎上,加上誘人的待遇,才會有一部分人去自願當兵,別說是現在了,就算是上輩子那個和平年代,真正自願去當兵的又有多少?
只是,趙軍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從他們口中得知,臨淄官吏跟齊地百姓的關係很是惡劣,要是在大肆強行徵兵,只會把自己也逼到百姓對立面,以後的路就更難走了,也就更別說把臨淄建成自己的私人王國了。(未完待續。。)
ps: ; ;ps:本月最後一天了,也是咱們書新書上架的最後一天,也是征戰新書月票榜月票的最後一天,離新書月票榜差距很大,但請別放棄,哪怕是最後一分鐘,求問各位各種支援,請在摸摸自己的倉庫還有月票請投來,過了十二點就作廢了,我知道這麼大的差距,投了也白費,但我想說,就算敗,也要敗的有尊嚴,死也要戰死!
第七十一章 唐厲迴歸(感謝我的書友們!)
至於趙軍所說的二十月例錢就是他的拋磚引玉了,趙軍想透過這件事,看看齊國舊民到底憎恨秦國到了什麼程度,另外也算是一種試用,看能否用好處收服部分民心,若是可行,以後可以用到各個方面,漸漸緩和關係,有人不是說過嗎,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可是,侯爺。。這郡縣財。。。”幾名文吏支支吾吾,想說郡縣財政困難,但又攝於趙軍的威勢不敢說,憋的臉色通紅不已。
趙軍看了他們一眼後就明白了,如今秦朝每年徵收的各種賦稅嚴重,又有許多勞役,臨淄郡那些財政稅收能補足這些窟窿就不錯了,哪還能去給士兵按月發餉。
“你們放心,這些錢全由本侯自己承擔。”趙軍沉聲道,他也不怕別人說他收攏軍心有異志,反正臨走的時候,他已經把趙勝墓地的事情對皇帝說了,也進行過相關試探。
皇帝對此到是不在意,全權交給了他處理,一個是始皇帝有絕對的自信,就算趙軍手握三萬精兵反了也奈何他不得,在說,他還是很相信自己這個兒子的,也願意讓趙軍做大,否則等他百年後,誰來保秦朝江山,蒙毅等人畢竟不如自家人可信,扶蘇當皇帝是夠賢能了,但武力不足,怕是震懾不了天下,所以皇帝就想讓趙軍來輔佐扶蘇,不管如何,江山都在自家兒子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