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1 / 4)

說,他自然而然地認為只有他和與他同一階層的人有資格決定哪些人種應該繼續存活,這樣他們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改變生命。分子生物學以及轉基因技術之類的現代高科技,正是由於這種念頭得到了巨大的資本支援。

對於洛克菲勒來說,只需考慮供需之間的平衡。如果食物、水、空間等供不應求,那就必須增加供給,減少需求。洛克菲勒基金會把兩者發揮到了極致。出現供給短缺時,就用先進的醫療手段和增加農作物產量來解決。需求問題可以透過生育控制和墮胎有選擇地“淘汰”部分人種來解決。

在美國實施人口控制戰略的過程中,伴隨著對其他國家“市場化”的要求。市場化條件下,各國精英會為了追逐利潤和利益而不自覺地配合美國戰略,各國國內不同勢力為了追逐利益而互相競爭,賤賣國家利益,但問題的嚴重性通常僅僅被侷限在經濟層面,從而極其成功地掩護了經濟現象背後的美國國家戰略意圖——打散其他國家的組織能力與凝聚力,乘虛而入掌控其他國家經濟命脈,降低其他國家的人口數量和質量!

在很大程度上,洛克菲勒家族、孟山都公司的利益與美國國家戰略利益是重合的,這是他們在全世界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的根本保障。

美國對華戰略的淵源

前文提到了美國對13個人口大國的戰略《NSSM…200》。那麼中國是否格外幸運,免於美國的算計呢?前文也提到了1977年霍爾德倫等人的大作《生態科學》中提到了新世界秩序,但這遠不是首創,因為美國1944年已經提出了世界新秩序的概念。

美國的國家利益,乃是用強大的軍事、政治、經濟力量建立全球霸權,這樣才可以理解美國在全世界星羅棋佈的軍事基地。

對於美國的認識,深刻地分化了中國人。一部分人對美國報有警惕,時刻注意著美國國家利益和中國國家利益的矛盾衝突。另有一部分中國人對美國的戰略持歡迎甚至頂禮膜拜態度,為美國的每一次進攻而歡呼,他們中有人甚至在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時候寫出了《致美國兵》。焦國標在自己的詩中寫道:“假如有來生,當兵只當美國兵。假如今生註定死於戰火,就作美國精確制導炸彈下的亡靈。”

美國的對華戰略具有驚人的穩定性、延續性,以下轉引我國學者何新同志有關的研究內容(何新著:《何新政治經濟論集》,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

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戰敗。

1840年美國總統派遣培理將軍率軍艦首航日本。

1844年美國與清政府簽訂《中美望廈條約》,為登陸中國提供了條件。

1852~1853年,美國艦隊以武力進行威脅,強迫日本實行門戶開放。

目光長遠的戰略設計,裡應外合的戰略欺騙(2)

1856年3月,培理在美國地理學統計學協會發表的演說中,對20世紀的世界作了如下的展望:“我們美國人民應當思考,怎樣擴大領土和權力,從而把撒克遜人安置於亞洲的東海岸。我還想到,美國的強大競爭者也將要向東和向南擴張,把權力擴大到中國與暹羅的海岸,相互對立的自由主義與絕對主義的代表者,一旦不可避免地相遇,終會在舉世矚目中發生大規模的爭鬥……巨人們正在東方崛起,東亞形勢對美國利益攸關。”他還指出:“我們應當具有一種遠略,讓太平洋及其周邊盆地成為美國平靜的內陸湖泊。”

這些話,發表於一個半世紀前。

19世紀末美國全球戰略的設計師馬漢在其名著《海權論》中指出,中國在美國的太平洋戰略中居於中央樞紐的核心地位:

必須重申的是,當前的主要利益焦點是中國,它幅員廣大又正處於動盪之中。另外,在中國四周還有著其他陸上及海上的富庶地區,它們構成了從爪哇到日本的東亞世界。既然當前的世界歷史正處於一個十分關鍵的時期,而中國的也處於一個將決定未來前景的轉折點。對美國來說,完全有必要認真考慮中國應扮演怎樣的角色,和如何為此做好準備。

這些話,發表於一個多世紀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擊敗了日本。二戰後新中國日益強大。這是美國的一些戰略家所不願意看到的。這樣我們才能理解為什麼後來會發生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以及美國近幾十年來的全部臺灣政策。這實質上是一場為爭奪歐亞大陸邊緣地區沿海地帶控制權的鬥爭。

丘吉爾說過:“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不讀近代美國興起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