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1 / 4)

小說:精神現象學 作者:鼕鼕

致的、獨特的罷了,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體系,就是哲學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

(四)精神現象學作為意識發展史

在精神現象學中,黑格爾運用辯證的方法和發展的觀點來研究分析人的意識、精神發展的歷史過程,由最低階段以至於最高階段分析其矛盾發展的過程。精神現象學可以被認作“意識發展史”這一特點,恩格斯說得最為簡單、明白、扼要。恩格斯說:“精神現象學也可叫做同精神胚胎學和精神古生物學類似的學問,是對個人意識在其發展階段上的闡述,這些階段可以看作人的意識在歷史上所經歷過的諸階段的縮影”。

說到這裡必須區別開黑格爾對“意識”和“精神”這兩個名詞的狹義和廣義的用法。狹義的意識只是精神現象學的最初階段,它只是指“關於物件的意識”而言;就意識“關於它自己的意識”而言,則是自我意識。所以狹義的意識不僅和精神不同,而且和自我意識也有區別。但廣義的意識則包括一切意識的活動,如自我意識、理性、精神、絕對精神都可說是意識的各個環節。當黑格爾說“意識發展史”、說“意識的諸形態”,或者說精神現象學是“關於意識的經驗的科學”時,都是指的廣義的意識。至於狹義的“精神”則只是精神現象學中的第四個大階段所論述的精神,這主要是指社會意識、時代精神、民族意識等群體性的意識而言。簡言之,狹義的“精神”一般是指“客觀精神”。而廣義的精神,則包括意識、自我意識、社會意識,絕對精神等環節在內。廣義的“精神”與廣義的“意識”在許多地方是可以互用的。

誠如恩格斯所說“偉大的歷史感”是“黑格爾思想方法……的基礎”。(見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人民出版社版,第179頁)黑格爾用歷史方法研究意識的發展,把精神現象學當作“意識發展史”來研究,海謀在他的《黑格爾和他的時代》一書中,曾最早提到。海謀指出:“猶如生理學提供由種子發展成果實、由卵子發展成有生命的存在的發展史,同樣,精神現象學則企圖提供由自然的意識,即類似胚胎的意識提高到高度有教養的、高度成熟的意識一個這樣的發展史(Entwickelungsgeschichte)”。在這一點的認識上,海謀和恩格斯的看法很接近。不過海謀由於不懂得精神現象學的歷史的東西與邏輯的東西統一的意義,他曾提出了一個錯誤的然而很著名的批評,他指責黑格爾意識發展史的研究把歷史與心理學混淆不清了。他說:“精神現象學是被歷史混淆和攪亂了的心理學和被心理學擾亂了的歷史”。(同上書第243頁)殊不知,一切心理現象、意識現象都同是意識的經驗、經歷和歷史,都是本質的表現,都在尋求與自己的本質相統一。重要的是意識的經歷和歷史是有規律的、與邏輯的東西統一的。

黑格爾本人在《精神現象學》的序言和導論中都曾說:“精神現象學所描述的就是一般科學或知識的形成過程。”又說:“意識在這條道路上所經過的它那一系列的形態,可以說是意識自身向科學發展的一篇詳細的形成史”。這就更明確說出精神現象學所論述的是意識獲得科學或知識向科學發展的發展史或形成史。黑格爾又把精神現象學概括為“關於意識的經驗的科學”。他在這裡以及本書中許多地方所謂“經驗”都是指“經歷”或發展過程而言。換言之“關於意識的經驗的科學”也可瞭解為“關於意識的形成史或發展史的科學”。

黑格爾所以能夠發揮出“意識發展史”這門學問也還是在前人提倡號召的基礎上提高發展而來的。最早,德國浪漫文藝理論家希勒格爾(�Er.Schlegel1772—1829)曾提出“對人的精神的真正的發生發展的研究實際上應該是哲學的最高任務”的號召。

席勒在他的《人的審美教育通訊集》的第24封信裡,把人及人類的發展分為“三個不同的環節或階段”。他提出這些階段“既是個人也是整個人類按照一定次序所必須經過的階段。……由於偶然的原因或由於外部事物的影響或由於人的自由任性,經過這些階段的期間,有時可以拖長,有時可以縮短,但沒有人可以完全躐等越過,而且經歷的次序既非自然、也非人的意志可以使之顛倒。”這三個階段是:“人在他的自然狀態中單純忍受自然力量的壓迫;在審美狀態中他把自己從自然力量中解放出來;在道德狀態中他支配自然力量”。據格羅克納考據,黑格爾在1795年曾讀過席勒這書,在1805年冬著手寫《精神現象學》的同時,又曾重讀這書一遍。席勒這種認個人以及人類都按階段次序必然發展的看法,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