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小說:煙毒的歷史 作者:美麗心點

0餘年。

在上海的煙土行業中,行幫眾多。其中僅潮州幫和大埔幫最有勢力,次為溫州幫、台州幫,再次才是蘇州幫。

從煙土行業的上述情況看,煙土行業之經營帶有明顯的封建落後性:家族化、地域化的色彩過於濃厚。煙土行的內部經營狀況則與普通商店相似,有經理、司賬、會計、學徒等職員,大的土行職員多達三四十人。土行內的櫃檯上有柵欄,顧客透過柵欄上的門洞和夥計交易。柵欄後的門板上,貼上了價格佈告。在土行大門踏進的地方,常常設有一個小長方桌子,上面擺著煙燈一盞,煙槍一枝,買菸土的人可以事先品嚐,按質購買。在土行的玻璃窗上,貼著各式廣告,如“專收幹黃菸灰”一類的廣告語;在廳堂上,無論是新開張還是老開張的土行,都掛著“新張志喜”、“大展鴻圖”之類的大紅綢幛。

煙土行有著頑強的生存能力,雖然屢遭禁止,但它變換著名目繼續存在。如1927年以後,上海法租界開始禁菸,煙土行在上海九畝地(即今上海南市大境路及露香園一帶)一帶營業,但幾乎沒有叫什麼土行的,全改為某某匯票莊、金號、米號、公司了。這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店鋪多達八十餘家,其經營資本多者達二三萬元至五六萬元之間,少者三四千元。土膏行出售的煙土,無論生土還是熟土,都貼上了官方發給的“驗訖”字樣的花戳印花,表示經過官方許可,否則則是私煙,被逮著要受處罰。

地域性、同鄉性的販賣煙土的商幫,不僅在上海存在著,在其他商業繁榮的大都會中,也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煙土行幫存在;不僅晚清時期存在著,即使在民國的後期也廣泛地存在著,下面再舉幾例:

在四川重慶,販賣煙土的以“黃幫”最為著名。湖北黃州,在四川做生意的人特多,四川人稱他們為黃幫。他們先是由湖北販運棉花來四川重慶賣,又把四川的鴉片運到湖北,一來一往,都很賺錢。後來覺得煙的利潤特別大,就著重販煙。在清朝末葉及民國初年,在重慶千廝門、水巷子、姚家巷一帶,他們有120多家商店,專門販煙。他們組織了一個同鄉會,名叫“齊安堂”(“齊安”二字,是黃州的古稱)。他們運來棉花,從售價中抽取一部分作為同鄉會金。運下去的煙,也抽取一部分作為同鄉會金。特別是煙的利潤很大,運的數量很多,抽收的同鄉會金也就不少。於是逐年以齊安堂名義,在重慶南安購買地皮,生意逐年發達,地皮逐年增多。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煙土行的經營(2)(圖)

在漢口,則有川幫、申幫、漢幫、穗幫和黔幫煙土商,共同競爭逐利。自鴉片國產化以後,“漢口是川土的主要的外銷場所,也是全國最大的鴉片集散市場之一。川幫煙商在漢口不僅常受買方申、漢、穗等幫的壓制,而且還常同貴州直接販運的黔幫發生競爭……”

湖北宜賓也是一個較大的鴉片集散地,而且不同的煙幫經銷不同的貨色。如雲南幫商家如福春恆、永昌祥、天德昌等,資本雄厚,主要經營品質上好的雲南“迤西貨”。鎮雄商幫主要經銷“橫路貨”,即質地較差、價格便宜的煙土。此外,來自昭通、綏江以及大小涼山的煙商,也多經營此等貨色。

貴州的貴陽,作為省會城市,很早就有煙商經營煙土業。在清朝光緒年間,當時兩廣商人來黔貿易,除帶來了其家鄉所產的檀香、薄荷、肉桂油等成藥外,也帶來一些煙土來貴陽推銷。這就是所謂的“廣土”,其價格很高,獲利甚豐,兩廣煙商發了大財。鴉片國產化後,由於貴州所產煙土品質優良,價錢便宜,廣商不但不再以“廣土”輸入競爭,反而要將貴州所產煙土運往兩廣銷售,以牟取暴利,貴陽市廣東街、普定街一帶,廣商雲集,頗極一時之盛。與此同時,湖南小本經營的“兄弟幫”也前來貴州採購煙土,貴州的一些小本商人隨之收購煙土伴同這些“兄弟幫”前往湖南銷售。光緒十年(1884)前後,貴州經營煙土的小本商人由於歷年獲利甚豐,營業範圍日益擴大,貴陽出現了錦盛隆、彭鈺鑫、德厚榮、萬盛興,安順出現了肖洪源、義興福等運商。這些運商資金雄厚,不僅在省內生意興隆,還在湖南洪江設有分號,建有“貴州會館”,成為在當地影響較大的商幫。

貴州煙土名聞天下以後,各地煙商紛紛前去收購外運,在貴陽有外幫與省幫之分,共計九幫:

廣幫:兩廣商人在貴陽設號收購煙土,然後運回銷售。初來時在貴陽廣東街設號收購,後普定街松柏行成立,又由廣東街全部移到普定街。

湘寶幫:湘寶商人多半是湖南湘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