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個爭氣的,永樂四年三月的大考,竟考了個二榜第九名的好成績,樂得蕭眾望高興了好一陣,卻氣得蕭元武直罵蕭初真就是個眼皮薄、給人做妾的命。
永樂四年秋,閩郡一帶鬧了海賊,蕭眾望奉命剿海賊,這次離京領了長子蕭元頂出征,這一仗,一打就是一年多,好在總算大捷。
永樂六年回京後,就被永樂帝復了嘉勇伯的爵位,其長子蕭元頂封為世子。
護國公府李家聽到訊息,頗是歡喜,擇日為蕭元頂與李四小姐完婚。
雲羅照例在新人成親當日賞賜了禮物,蕭初雪出閣時,她也賜了禮物,她雖沒再喚蕭眾望父親,也沒遵蔡氏為母親,但她卻是幫襯了蕭家的,經過了一番沉浮,蕭眾望也明白了許多,閒來無事時,就迷上了佛禪、佛經。
蕭家的日子,就這樣平淡無波地過著,他們心裡都明白,他們能重獲榮寵,最大的原因是宮裡有云羅。
蕭初真嫁到永泰候府,專寵、風光了一陣子,當又有新人入府時,她就失寵了。永樂四年秋,她在永泰候府產下一子,這下半生也算有了依靠。隨著永泰候府的姬妻、美人越來越多,她到底是被慕容祿給遺忘了,每次回孃家,她都不由得感嘆一陣,常常想蕭初疏才是真正的聰明人,雖嫁給了小戶人家的唐兆平,可如今唐兆平也是個官譽不錯的知縣,她聽孃家父兄說,看唐兆平行事沉穩,定是前途極好的。
她能怨誰?早前春姨娘是想她嫁給唐兆平的,是她不願意。
蕭初疏現在的日子可是姐妹裡過得最舒心的,唐兆平不納妾,只安心與她度日,就是蕭初雪也是羨慕的。安慶候長得太好,又有才華,性子也風流多情,與蕭初雪成親不到兩年,在外就惹了不少風流債,當蕭初雪誕下嫡女後,就為她連納了兩房貴妾,這二人皆是官家小姐。(未完待續)
。。。
355番外 …慕容掉(上)
永樂九年秋,又到了三年一度的向朝廷交納賦稅日。
慕容禕早早就將廣平縣的稅供備好了,而今他已是好幾個孩子的父親,李筠竹與他成親後,生了兩子一女,又有大姨娘育下一對子女,另有二姨娘育一子,三姨娘育了一女。
無事的時候,老夫人劉氏就喜歡看幾個孫兒孫女們追逐嬉鬧,時不時就說:“呃,你們父親小時候比你們可安靜多了……”
他三歲多就送入京城為質子,原不在劉氏跟前長大的,哪裡知道慕容禕小時候是何模樣,但慕容禕記得從小就是比同齡孩子要沉穩、內斂。
李筠竹面露憂色,“前幾回,你都是告病在家,讓鬱楓帶人押送稅供的,今年……”她稍頓了片刻,“要是不想去,就不用上京了,讓鎮惡與鬱楓送入京城。”
鎮惡,是慕容禕與李筠竹所生的嫡長子,因生在惡月,劉氏說惡月出生的小孩要麼不好養活,要麼就與克父母的命,李筠竹便給他取了“鎮惡”這個小字。
這麼多年了,慕容禕心結難舒,李筠竹明白,他還牽絆著當今的皇后雲羅,只要是雲羅寫的戲本、小說,他都一遍遍地細看過,就連無名氏所寫的《孤女傳》、《春暉聖母傳》也都瞧過,他是想讀懂皇后的心。
因他有心結,李筠竹總是大度地對待他,慕容禕除了不大愛說話,待她也敬重有禮,大姨娘是永樂帝賞賜的美人,二姨娘、三姨娘全是李筠竹做主納入府的,這是李筠竹不想看他鬱鬱寡歡,特意挑了兩個美人來陪他。
可慕容禕除了與鬱楓、李筠竹說的話多些。便是見了劉氏,也是問一句答一句,能回一字的。絕不回兩字。
就連劉氏也常常輕嘆:“我記得阿禕不是這樣沉默的性子呀,怎的越發話少了呢。”
劉氏看著桂堂院子裡擺著的大大小小箱子。在二姨娘與丫頭的攙扶下進來,掃了一眼,道:“三年的稅供都在這裡了,這一送入朝廷,府裡就沒剩多少了。”
李筠竹勾唇笑了一下,所有皇族藩王、候爺,每三年都是給朝廷押送稅供,這是慣例。有多有少,但朝廷也沒規定何人送多少。
李筠竹見他不支聲,又道:“你就別去了,還和上回一樣,寫份摺子,就說身子不適,讓鎮惡與鬱楓去……”
慕容禕道“不”,只一字。
劉氏輕聲道:“不想去就不去,上回你有朋友來探你,出門遊玩了一趟。回來好幾日不說話,我看筠竹說得對,你就別去了。鎮惡這孩子性子活潑。又是你們的長子,讓他學著些,讓他和鬱楓上京……”
“不!”慕容禕又重複了一遍,“我帶鬱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