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1 / 4)

小說:高看美國 作者:上網找工作

人群如朝,標語如海,旗幟如林。

華爾道夫酒店正好在幾條街道交叉的地方,四面八方都是人,熱鬧得像是在過節。美國朝鮮同鄉會的鄉親們還穿了民族服裝,其他民族的僑胞也穿了民族服裝。

“*好!*辛苦了!”雖然總理還沒有到,但是歡迎人群不時傳出預熱的歡迎聲。人們在警察指定的街面上歡呼,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在一起歡呼。

我和同事們打過招呼,就自己到處去拍照了。

人們翹首盼望,一會兒說*的車隊要過來,一會兒說車隊已經過來了,大家都心情激動。

沒有準確的訊息,總理什麼時候到,也沒人告訴,我可以自由地在街上到處走,各個僑團爭著讓我拍照,拍到哪裡,哪裡就響起一片歡呼聲,像洶湧的浪濤。

歡迎隊伍處處都是歌聲。有人在唱《我的祖國》,還有人在唱《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更多的人在唱《我的中國心》。

經常都是我給別人拍相片,碰到中國新聞社的鄧悅,我們倆相互幫忙,拍了好多張。

在人群中,我看見新華社駐紐約分社社長曾虎,還有好多同行,鳳凰衛視,各大媒體都在,他們看我從40街過來,問我看到*功的人沒有?也真奇怪,今天怎麼只看見*的幾人,怎麼沒有看見*功的人呢? 。 想看書來

迎貴客穿什麼衣服(3)

哪裡有活動,哪裡就有*功,就連紐約華人華僑為地震捐款捐物獻愛心,無比悲痛時,都有他們敲鑼打鼓、喜氣洋洋、幸災樂禍的隊伍。今天這麼重要的場合怎麼沒看見他們呢?有點奇怪。

歡迎*的華人隊伍據說有6000多人,來自紐約市的周邊地區,有部分人是從外地趕來的。

過了很久,還是沒有見到*。

歡迎人群於是逐漸離開現場,原來*的車沒有經過這條歡迎人群最多的地帶。有些參加歡迎的老人感到一些失望,準備了好多天的標語,呼了那麼多口號,起床那麼早,連*的車影子都沒有見到。

歡迎人群解散了,大的僑團租的大巴車幾十輛,在那裡疏散人群,更多的人是坐地鐵離開。

在散去的人群中,我看到很多人把中國國旗當披風披在身上。我這時看到我報的李主任,簡直成了一個活動的掛包架。

他身上除了相機包,還有不少的包,有大包,也有小包,已經累得直冒汗了。問他怎麼了?他正要回答時,同事李竑高高興興回來了。原來她和另外一個報社的記者,跟著美國華人社團聯合總會主席梁冠軍以及陳清泉到了華爾道夫酒店側門的那條街,正好趕上*在那兒下車,跟小部分華人華僑握手問好!李竑說:她跟著梁主席,別人不知情,梁主席該知道,不能拿包,即便在街上,也得先安檢。她和另外一個記者只好把包“存放”在“助人為樂”的李主任那裡,悄悄跟著梁冠軍到了精選出來的歡迎隊伍中。那一群歡迎隊伍大約有50多人,站在前排的人有幸與*握上了手。

他們與*握手的相片,第二天登在紐約各大中文報紙的頭版位置。陝西同鄉會會長,美國立信國際旅遊集團總裁李立,把他和*握手的相片放在他辦公室。我們報社的記者鄒斌,也跟*握了手,記者中就他一個人握到了手,我們跟小鄒開玩笑說:握的那隻手不許洗,可以成為古蹟了。小鄒相當得意,他說,據知情人告訴他,在紐約歡迎隊伍中要與來訪的領導人握上手,得把握時機。第一個時機是緊跟華人社團聯合總會共同主席梁冠軍和陳清泉,因為他們是僑界的頭兒,與*握手一定有他們的份,他們說首長會在哪裡出現,一定*不離十。第二個時機,就是要看準領事館的有關領事在哪個角落。知情者說:領事館有幾個專門負責這個事情的人,只要看他們神情嚴肅地往哪個方向走,或者小跑,就可以肯定,首長就會在那裡出現。但是對大多數歡迎者來說,跟著梁冠軍,或者領事館官員跑,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他們的地點是相對固定的,無法到處亂跑。小鄒說,他的機會把握得好!

李主任背的包除了記者的,還有僑領的。其中有一位女僑領,想去參加小範圍的歡迎儀式,但是因不能帶包進去,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請求現場的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一位女領事幫她看包。領事說她有公務在身,恕不能相助。在現場指揮記者採訪的李主任見狀,便對女僑領說,如果你相信我的話,我就幫你保管吧。女僑領和李主任並不相識,後來知道李主任的身份,就放心地把手袋交給了他。女僑領有幸與*握了手,對李主任幫她看包千恩萬謝。事後,李主任戲言道:沒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