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1 / 4)

雖然這都是後世的禮儀,卻得到了長老們的支援和梅梅的積極響應。

開玩笑,梅梅生來就是跑路的命,無論在哪裡呆的時間長了,對梅梅都不是一件開心的事。

從去年回到太昊,梅梅最樂意的事情,除了每天跑到城外的蜂房裡照看蜜蜂和收割蜂蜜,就是帶著風林、梓燁兩口子出城狩獵。太昊的宗廟工作時間目前是每十天休息兩天,梓燁是最熱衷於義務加班的一類人,卻仍拗不過梅梅的堅持和風林的躍躍欲試,每到休息日,至少有一天得陪著梅梅出去散心。

所以能夠到北方去一次,看看“臉上畫得很難看”的翟族人,還有“滿湖都是鹽”的奇景,對梅梅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這也是自太昊馬車推出以後,我第一次捨棄騎馬,改為乘車的長途遠行。

結果到出行的時候,隊伍的龐大還是讓我大吃了一驚,畢竟不是後世的帝王出巡,在我的計劃裡。最多不過像以前那樣,有20騎戰士為我護衛,一路上不至於遇到狼群或虎豹就避之大吉。但這次風林堅持要陪同我出行,連梓燁都表示全力支援。

這下子有點複雜了。

風氏地長老認為。公孫氏的長老來了多次,作為太昊宗族,是不是也應該派遣長老團回訪一下?

匠作區的匠人也派遣了經驗豐富的匠人,說是負責路上維修可能出現地車輛故障。

最後為了運送包括稻米、銅器、陶器、書籍在內的大堆禮物(有一部分是給姜氏和北方諸城的)。我還得帶上大隊的運輸隊伍。

所以到11月17日出城門時,隨行地太昊族人達到近200人!

看到一個長長的車隊,我只能悄悄搖搖頭:這裡頭每個人都有一定得去的理由。

第一站我們走的是函谷關,現在已經建成的函谷關完全達到了我原來設計的初衷,從姜氏、公孫氏到太昊以北地廣闊平原,完全受到了函谷關鎖鑰之地的轄制。只是在目前大河諸部的祥和氣氛中。這個關口的軍事作用並沒有得到任何發揮,卻已經成為了姜氏和公孫氏連通太昊的要道,經過太昊族人地修繕,函谷關已經能夠順利通行牛車和馬車,為公孫氏和姜氏族人提供了一個到太昊的中轉站和休息站。

但太昊族的戰士或者已經有所體會:函谷關內外。基本上已經劃定了太昊族與公孫氏、姜氏的地盤,姜氏和公孫氏若想像當年大戰時一樣,在大平原上放牧,可就得考慮是不是要經過太昊族長同意了!

當然,對於姜氏和公孫氏現有的人口規模來講。他們地地區也已經足夠發展了,現在應該還沒有人會像我一樣考慮到數百年以後的事情。

遠遠看到函谷關上飄揚的墨龍旗,我和所有的族人一起發出了歡呼。而這時守關的族人顯然早已經看到我們的大旗,一個騎兵小隊如風般卷出關口,迅速向我們接近。

“恭迎族長!”

數十騎在接近我們的隊伍還有百米左右時,戰士們都勒住了馬,並恭謹地立在路旁,等著我們的車駕透過。

我在車上向這些族人揮揮手,也抑不住有些激動:函谷關只要在他們手裡,太昊族應該還可以平靜地發展數百年!

梅梅只在車裡陪我坐了兩天,就實在耐不住顛簸,加上在座位上一動也不動,的確不符合她出行的初衷,所以早早地就加入一到騎兵的隊伍中,這時毫不客氣地一馬當先,往關口奔去。

入關之前,我注意到,在關口外近兩裡的範圍內,處處是割剩下的粟茬,看來守關的族人除了完成防禦任務以外,還大力推動在這個地方的農業生產,並取得了不錯的收成。

“怎麼樣?在這裡的族人還習慣麼?今年的收成夠不夠吃?要不要我從太昊城裡調點糧食過來?”守關的城主叫風原,這時已經隨我坐在車上了,我們一邊透過谷底,一邊交流這裡的情況。

“這裡還好,就是天氣比太昊城要冷多了,頭兩天還下過一次雪,只不過很快就化了,沒有在地上積起來,太昊城可是從來沒有下過雪,說起來,第一次看到雪的族人都還很高興呢!”風原笑筆著說:“糧食也夠,從太昊帶來的糧食還沒有吃完,今年的收成足夠我們用兩年的,族長可以不用擔心了!”

“這裡你可得小心了,函谷關是我太昊今後數百年命運所繫,不僅是一個通道而已,它必須緊緊掌握在太昊族手裡,所以我不只是要你在這裡養活數千族人,更要為太昊把守好這道關!”我鄭重地向風原交待。畢竟我讓族人修這道關可不是用來殖民的,這裡的軍事作用遠大於作為一個太昊外城的作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