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這可是咱太昊第一筆小費。
相似的一幕不斷上演,很快,太昊城內每個成年人都算得過來銅錢的價值,一枚銅幣換兩斤米,或者一兩鹽。
甚至不用我教,銅匠坊裡的匠人們都用麻繩將銅錢串成一串。掛在腰間,叮噹作響地招搖過市,引來無數羨慕的目光。
而少有銅錢可用的其他族人都紛紛將難得一見的銅錢用繩串一枚吊在脖子上,也算聊備一格,連這都沒有的小孩子,一時間都不大好意思出門,免得被小夥伴們笑話。
但族人們很快發現,誰的銅幣最多?
宗廟!
除了繳稅以外,宗廟不得向族人擅取一粒粟米,已經是全族人的共識,以前宗廟總是儘量用鹽和粟米向族人換東西,如牲畜或匠作區的產出,但現在不同了,風餘少有出門,風極就承擔起了採購的重任。
“喲!風長老來了?您這是在這喝呢還是帶點走?”酒坊小夥計熱情地跟風極打招呼。
“呶!”風極伸手一指,小夥計才發現他帶了一輛牛車。
風極整整買了一車酒,藤條捆得牢牢實實的整十二壇!
“那您老是用鹽還是用米呢?——”小夥計猶豫起來,看風極的樣子一點也沒有帶什麼重物。
“諾!用這個!”風極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提出來一羊皮袋子銅錢。
“譁!”
小夥計當場失去意識。
發現這個東西好用以後,宗廟的長老們狂歡了一陣,卻被我潑了一盆冷水。
“以後除長老會一致透過的購買專案以外,每位長老一個月只能領300個銅錢去花,其餘一律封入庫中,和銅錠一起存放,風極負責清點造冊!”
同一時候,銅坊裡面,土魯也在宣佈紀律:“每位匠人按月從庫裡領取300銅幣,其他的一律不能用,想要多拿就得多幹活!”
但儘管這樣控制了一下,銅錢還是不可阻擋地風靡了太昊城,很快成為一種裝飾品、硬通貨和生活必需品。
“長老,俺今天沒帶米,就帶了這個——您看,能不能換鹽?就跟銅匠們一樣?”其他族人開始小心翼翼地試著帶銅錢到宗廟換鹽,畢竟帶上百斤粟米和帶上1斤銅錢(50枚)相比起來,運輸壓力大大減小。
正打算費力搬粟米的“工作人員”笑逐顏開:“好!為什麼不行!行得很吶!”
然後很爽快地為他換了5斤鹽。
類似情況已經出現在了太昊城多處,銅匠坊,陶坊,酒坊,木器坊、布坊都先後宣佈接受銅錢交易,宗廟甚至打出了“銅錢換鹽者優先!”地標語。
這個作法迅速被匠作區仿效,成為一股風潮。
我跟土魯打了招呼,一定要控制銅錢的投放量,對土魯來說這不成問題,大不了將我給的銅錠鑄成銅車或農具,其他作坊現在還不能鑄錢,只能用銅坊鑄出來的“太昊通寶”。
所以銅錢的推廣工作得以順利而有序地進行。
這時候我已經不再擔心族人對銅錢的接受程度,宗廟大量的鹽就是控制銅錢交易價的重要戰略物資,只要你有銅錢,我保證供應,所以不怕銅錢貶值。
倒是已近9月中旬,秋收的日子已迫在眉睫!
按我原來的規劃,秋收後有兩個工作要做。
一是回到大方城繼續我的築城工作,那邊的族人已經帶信過來,雨季已經過去,城牆基都已經進入鋪磚階段,就等我去作後期建設安排了。元方和梅梅也很關注這個事,已經催了多次,問什麼時候動身。
二是我讓族人種的菽已經長勢喜人,眼看就要豐收,這一次我得把做醬油的事情啟動起來了,這可是後世的“第一”調味品!還有豆漿的製作,也應該提上議事日程了。還有豆腐——
太昊六年的秋收,將帶給族人許多的驚喜!
a
第一百八十五章 … 秋收大
9月17日,諸族長老和宗廟長老們到地裡例行巡查回來,負責農業生產的風極長老提出,一鄧收割的時候了,這一提議得到合族長老們的一致透過。這段時間我一直忙於鑄造業和金融業發展,對農業是有點關心不夠,還好長老們沒有失職。
18日上午,晨鐘敲過9響,城中所有部族大長老、族長和宗廟長老團齊聚在宗廟主殿,舉行太昊六年的秋收大祭。
這時的祭祀儀式已經比較規範了,按我的要求,風餘長老已經把祭祀形式形成文字,並頒給了所有部族和長老。
首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