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仍在戰鬥,不再懼怕離子聚合飛翼威脅的重灌機甲士兵紛紛高舉光速炮,雙臂強而有力的向敵人炫耀,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敢於拼搏,一切皆有可能。
只存有“殺戮!征服!榮譽!”等信念的葛朗斯帝國士兵,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無論外形還是思維,長期的東征西戰,讓葛朗斯帝國士兵忘記了曾經是人類的記憶,忘記了情感,忘記了傷痛,只要還能動,便要戰鬥下去,完完全全成為了一具具戰鬥機器。
每一寸的爭奪都是激烈的,此時,雙方均各佔據著環形帶中二分之一的地帶,幾百米的寬度已可以讓八輛沙羅曼戰車橫排列陣,超強的火力讓馬修人漸感吃力。兩端,數排沙羅曼戰車慢慢的相向靠攏,完全形成合圍,而在葛朗斯這一段中,最中間的地段逐漸空虛,兵力已集中到了兩軍膠著處。
就在雙方對抗著的時候,在兩個甬道中部,外牆處突然旋出兩個半徑三米的奇異裝置,兩道巨大的淡綠色光柱射向對面牆體同樣旋出的裝置,淡綠色光柱內忽然一道道影子閃動,近距離由基地內傳送出來的幾十輛戰車,攜著八十多名重灌機甲士兵出現在葛朗斯帝國身後,旋即衝出光柱的馬修部隊從敵軍身後展開了包夾,讓擁擠的蠍兵惶然無措,勉強還擊。
傳送沒有中止,數百輛戰車和上千名重灌機甲士兵,相繼出現在同一段位置,至此,葛朗斯帝國方才明白,自己所設想的升降平臺根本不存在,馬修人的每次調動都是用這種傳送方式進行的,怪不得無聲無息,沒有發出足以被“火眼”探測器探測到的震動變數。
這一場戰鬥頓時變得對葛朗斯帝國極為不利,因為,極有可能要在這一層外形帶中隨時面臨馬修人的突然反擊,情況極其被動。天知道馬修人會出現在什麼位置什麼時間,牆壁上根本就沒有傳送裝置的痕跡。
現在,也只能確定已出現的兩個,按照路段周長,這樣的裝置至少存在三十個,而且會是成對排列,可以同時傳送上千名士兵和近兩百輛戰車,如果要應付這些位置,就必須數倍的增加部隊數量,而目前,過多的部隊兵力擁在一起並非合理的策略。
一邊加強火力繼續推進,一邊組織反抗,葛朗斯帝國軍隊此時可真謂兩頭忙,一段路段的戰鬥被分割成三截四個點進行,相對的,中間相鄰兩個點的戰鬥形勢偏向於馬修人,在火力上遠遠強於葛朗斯帝國蠍兵的‘曼獁’戰車和‘楓林’戰車毫不手軟,就連重灌機甲士兵亦衝到了戰車前面,攻擊的火力得到大大的增強,一時間,將蠍兵壓制得四處逃避,根本不敢正面接戰。
反觀另兩端的戰場,同樣擁有壓倒性攻擊力的沙羅曼戰車,也傾力的將馬修部隊不斷的擊潰後撤,在馬修人集結陣地的五十多公里路段裡,馬修人的部隊漸漸被壓制得非常密集,上千輛戰車,數千名重灌士兵正逐漸被合圍。
雙方都各有損失,源源不斷得到補充兵力和馬修部隊,逐漸從葛朗斯帝國軍隊中部擴大了地盤,而葛朗斯帝國的沙羅曼戰車亦緩緩抽調出部分,掉頭奮起反抗,準備實行的鉗似圍殲,雙方針對戰爭形勢盡力的應對著。
突然出現的情況,讓托爾曼艦隊不得不加大兵員投放,早已集結在入口處等待的第一、第二遊擊兵團相繼增援,八萬名蠍兵分別進入兩條甬道,同時三千名SA-6小型空中堡壘也隨同進入通道以增強對重灌機甲士兵的打擊力。
此次地下基地爭奪戰,也已將托爾曼遊擊軍團中的四個兵團拖入了戰場,雖還有六個兵團作為後備,這一場戰鬥對葛朗斯帝國而言,也是損失極大。而這時戰爭還存在不少變數,勝利傾向於哪方還不能確定,結局,很可能是兩敗俱傷。
回頭反擊的路徑上,雖然蠍兵紛紛閃讓,但沙羅曼戰車行駛得仍然緩慢,推進作戰本就不是沙羅曼戰車的優勢,每一次獲得1。5~2公里左右的路段後,沙羅曼戰車才收起圓盤,懸浮前進,這樣的速度讓蠍兵也不敢過分的突前,而援兵將在2分鐘後抵達,介時,還不知道後隊的蠍兵被消滅了幾成,有心卻徒奈的沙羅曼戰車只有盡力而為了。
突然傳送出現的‘曼獁’戰車和‘楓林’戰車,佔盡地利的優勢,對蠍兵展開了瘋狂的殺戮,只有在這時最大限度的消滅墮後的部隊,被夾在中間的部隊才能得到緩解壓力,這一場戰鬥,馬修人仍有取勝並全殲的機會,雖然敵人的沙羅曼戰車威力無比,但也不是無敵的,也同樣會被擊毀,得不到補充的情況下,這一百多輛沙羅曼戰車也將葬身在環線帶內。
‘曼獁’戰車的光速炮白色能量束,紛紛打向沙爾曼戰車的炮塔處,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