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同時把得到的舟山情報都一一發到網上,最後補充說道:“舟山距離臺灣不過五百公里,兩個小毛賊駕著一條破漁船都能到達我們這裡,我們更能夠去他們那兒了……大家都看到了,那兩個毛賊說過,以後還會有人前來的……我們這裡海岸線這麼長,手下就這些安保隊員,哪裡有千日防賊的道理,莫不如主動出擊,把賊窩端掉!”
秦曦關所長髮完了貼子,也是長出了一口氣,心道,幸好有這個網路,有什麼話都可以說出來,要是像在那面的世界……單單一個領導印象就夠人喝一壺的了,自己還沒地方說理去……嚴格地說,這三件案子和派出所一點關係也沒有,但是自己總感覺大家都在盯著自己這個所長看,感覺不太爽……
但願,這個建議能隱性地替自己辯解了,還轉移了大家的視線……在那面的世界,四十多歲的人還不懂得轉移視線的方法,那就是中白了。
發完貼子後,他理都沒理那幫子人的回話,便下了網,拿起一個大喇叭修了起來。
熱蘭遮市場是臺灣第二個通有線廣播的地方,比海關晚了一些。
一開始,本來定好是每天十二點半,定時播放明清以前的評書,但是市場上的店主們紛紛要求加更,要求下午四點半再來一次……這是好事情,那面世界的評書哪個不是宣傳愛國的?漢唐集團就答應了他們的要求,這樣一來,手裡閩南語、粵語版本的評書不夠聽了。
漢唐集團索性直接上劉蘭芳式、袁闊成式、田連元式、單田方式普通話的版本,有的放就不錯了,聽不懂可不怪我們。
在剛一開始放評書時,這幫子明人一到點兒,準時都聚在那電線杆子下,認真地聽著,有的還一動不動地像雕像。
這個時候,整個市場也格外安靜,除非有急事,幾乎每個人都停在那裡用心聽,一些不得不繼續幹活的人,動作都變得緩慢了……明顯是機械動作了。
明人們對普通話版本的評書反應不算大。
這一是因為漢唐集團剛開始放得都是粵語、閩南語的對照本,明人們連猜帶唬地也差不多聽得懂;這二是因為明人心裡也明白,他們這是白聽不花費,茶館裡也有類似的節目,可你得喝茶還得給打賞吧……聽這個大鐵花就不用了,白聽還挑個屁。
那面世界的網文撲街寫手楊友行評價道:他們明人比那面世界的看盜版者好一些,他們是白看不說還亂罵……
江鐵生見到了後,一下子就跳出來了,說道:你還說……有完沒完了!
就在昨天吧,有一個大喇叭總是發出嘶嘶啦啦的聲音,有個店主驚慌失措地來找秦曦關所長,擔心大鐵花的嗓子壞掉了,千萬可別像單田芳老先生的嗓子……書好聽,聲音難聽。
秦曦關所長還是在小時候愛聽評書,那陣兒吃完飯就跑到學校和同學們擠在一起聽劉蘭芳的岳飛傳……在現在這個時空,求他聽他都不聽。
他聽完那個店主的描述,立刻就明白了,可能是大喇叭裡的訊號線鬆了些。他以前可是在軍隊培養軍地兩用人才時學的電器修理。
那時他想學開汽車,在軍隊裡學可以直接拿票的,到地方上肯定有大用了,肯定能多掙不少錢。
可是那要給連長送不少禮才行,那陣兒家裡窮,哪裡能拿出一千塊錢?想了半天,只能報了電器修理。
後來學了汽車的戰友復員後,果然都掙上了好錢,他們有的開出租,有的搞運輸,牛得不得了。
他呢?分到一家單位後,那個單位的留守領導告訴他說,你可以下崗了,用不用我幫你辦下崗證?
他後來開了一家電器維修點,將將就就地過日子了。
後來索性參加了漢唐集團的應聘,因為那保安的工資實在是夠高了……上哪去都無所謂了,一直單身。
秦曦關所長拍了拍焦急的明人店主的肩膀,說,沒事兒,我能修好。
他扛著自己做得電工梯,一個人吹著口哨就到那個電線杆子上拿下了大喇叭,可不經意往下一看,差點掉下來……這可不是因為他怕高,而是下面不知道什麼時候無聲地站了幾百名明人,一個個都在仰面向上看著他……
他當時在心中狂罵,我操,你們幹什麼!知不知道突然出來這麼多人很嚇人??還一點聲音都沒有??
他本來想白天修好,下午就掛回去,讓他們傍晚還能聽到一更,這不因為兩個毛賊給耽誤了嗎……發完貼子後,他就打算快點把喇叭修好,第二天一早掛回去,省得他們明人看到沒有大鐵花心裡恓惶,可是他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