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算是滾水管的生產也是需要無縫鋼管技術,在計劃中,漢唐集團直接採用十九世紀中期時的生產技術:衝壓法加工低壓鍋爐鋼管。
衝壓法生產無縫鋼管是一種有著上百年曆史的生產工藝,採用這種方法制造的鋼管原料為圓形鋼板。
它的工藝過程是:將經過加熱的圓形板放在衝壓機的模子上,模子是個中央有孔的圓形底板,所採用的衝頭其直徑與所衝壓的鋼管內徑相適應。鋼管經衝壓成為杯狀體,衝頭升起後,杯狀體留在模子下面,接著將杯狀體送往另一臺立式水壓機上,這臺水壓機上的模子的直徑較第一臺衝壓機的小些,但放在較高的位置上,那個杯狀體在此延伸成為較長的帶底的杯狀空心坯。最後切割後,稍做切磨既成。
本來他們還打算先上馬擠壓法,它的歷史更長一些。
擠壓法生產金屬製品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自從1797年英國人約瑟夫??布魯瑪第一次在擠壓機上,將熔化的鉛液連續地生產鉛管並取得專利以來,擠壓生產技術不斷發展。
到了l8世紀末19世紀初,擠壓產品由軟金屬擴大到銅和銅合金材料,並改進了擠壓機結構,直到出現了600噸雙柱臥式擠壓機,這才奠定了擠壓生產在有色金屬壓力加工中的地位。
在擠壓法加工無縫鋼管時,先把經過熱加工處理後的鋼坯放在壓力機的磨具內,那磨具底部有一孔,孔由底盤封閉。然後透過壓力機的衝頭杆對鋼坯穿孔,並將金屬擠向四周使之充滿模腔,再去掉底盤,擠壓桿繼續穿入,其端部落入底部的圓口內,並將少量的金屬擠成圓塞形。最後鋼坯再次經過熱加工,衝頭進一步擠壓並將鋼坯從模子底部圓孔和擠壓之間的環形孔隙中擠出,由此而製成無縫鋼管。
還是在穿越前吧,李子強津津有味的看完兩份工藝報告說:“咱們還是用擠壓加工法吧……我看這個比較簡單……”
負責這項工作的技術員搖了搖頭說:“如果你不要求數量的話,也行。”
李子強說:“不要求數量,我用機床也能加工出來,這話說的……”
最後大家一一推演,發現擠壓法加工有些扯蛋了……太慢了。
這才最後定下用前者工藝。但經過計算,發現這無縫鋼管的成本可不低……弄不好,出現鍋爐上的低壓滾水鋼管竟然會比鍋爐爐體還貴的現象。
負責無縫鋼管的技術員說:“很正常啊,咱們不是要安全嘛……不計成本的結果就是出現了這麼個怪胚。”
另一個技術員說:“是的,就算在那面的時空,19世紀80年代,無縫鋼管一磅就要2美元……”
有人低頭算了一下,說:“我靠,要是按豬肉折算……四百塊人民幣一斤鋼管,我還打算用無縫鋼管做輛黃包車呢。”
“不止呢,還得看中碳鋼的產量是多少……”
一切問題又回到原點。
第二百七十三章 幹髒活兒收費挺高的
舟山城城頭上開炮了,那炮聲裡可以聽出那城牆上眾人的憤怒之聲。
果然是海盜世家出身,太不講道義了,兩軍相見不斬來使,這都是常識,奈何明目仗膽地扣押呢?!
面對火炮的炮擊,鄭家軍一開始有些慌亂……但又很快穩定住了,果然,他們的位置,炮彈是打不到的,那鐵球眼見著在沙地上滾動一段距離後,就停下了……鄭家軍計程車卒們不害怕了,他們又不想去爬城牆。
定遠侯鄭聯當時揮揮手說:“安營紮寨!晚上再說……”
鄭家軍當時就在舟山城外紮下了營。
城牆上的人看到,那鄭家軍士卒們,不慌不忙地在沙地上釘起了一人多高的樁子,那好像是他們自己帶來的,釘下後又開始像是掛鐵絲……城牆上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天下還有如此簡便的柵欄!
然後他們就開始搭起了帳篷,速度很快……天還沒有擦黑時,幾百頂帳篷便搭起來了,遠遠地看上去井然有序……在昏暗中,他們似乎還開始埋鍋造飯了……
此時,定遠侯鄭聯招齊手下的偏將們,在中軍大帳中開會了。小兒臂粗細的蠟燭將帳中照得十分明亮。
定遠侯鄭聯想了想顧問團開會的樣子,感覺學不來……索性不理了。
他首先問道:“大家都囑咐過弟兄們了吧?”
一名偏將答道:“遵從永勝伯、定遠侯的命令,小的已經多次吩咐過了,對平民有三不可,不可殺人,不可搶劫,不可姦淫……違者必殺!”
“如此甚好,突擊隊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