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夠手工量產,但是質量肯定參差不齊,鄭家的鐵匠肯定也能製成,但是他們想要統一標準,那是難題了。
紅星軍工廠的加、工算是屬於四分之一機械化生產,這一點遠遠超過這個時代了。
至於機部分,裡面傳動齒輪和驅動v型板簧,這個世界上的熟練鐵匠都能照著樣子打製出來,這個不算什麼。但是漢唐集團也要和他們一樣,要受這個材料的限制,漢唐集團現在還制、造不出完全合格的彈簧鋼,技術有,原材料和工藝過程有難度。
當然,漢唐集團可以用現代熱處理的技術手段來填補十七世紀的空白,但是隻能說將就著用。
銃射擊七次後,銃管會燙得驚人,沒有人能再發射,甚至在試時,發生過第七發炸膛的結果。
至於說驅動v型板簧的質量,漢唐集團本身都不敢保證質量,最高的連續壓發次數,不超過三百次……嚴格地說,在耐操性上,比不上火繩和燧發。
蘇波想了想說:“既然這樣,那我們為什麼不上燧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