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小說:江湖奇俠傳 作者:不言敗

柳遲向老道問道:“師父說那調鷹老叟,不是外人,師父認識他麼?”

老道點頭笑道:“豈僅認識,且是我的前輩。他老人家的外號,江湖上都稱金羅漢;姓呂諱宣良。江湖上人人知道金羅漢呂宣良,卻沒有人知道他老人家的年齡籍貫,更沒有人知道他的歷史。你前年在清虛觀見著的歐陽淨明,今年八十八歲了;十六歲上,就拜金羅漢為師學道。那時金羅漢,就是於今這般模樣!從學了幾十年,不曾見過他老人家有一個確定不移的住處,終年是山行野宿,到那裡便是那裡。也不曾見他和旁人同走過,隨便甚麼時候,總是獨來獨往。並且不但沒人知道他的年齡,便是那兩隻鷹,也不知有多。大歲數了;他在山中行走遇有虎豹,或旁的兇惡鳥獸,兩隻鷹沒有降服不了的!那怕二三百斤的猛虎,那鷹能張爪抓住虎的頭皮,提到半空中,揀亂石堆上摜下來,把猛虎跌得筋斷骨折,不知在金羅漢手中,調養了多久;金羅漢說話,兩鷹能完全懂得。金羅漢遊遍天下名山,野宿的時候,兩隻鷹輪流守衛,蛇、猛獸不能相近,他可算得我們劍客中的第一個奇人!你能得著這麼一個師父,我如何不替你歡喜呢?”

柳遲聽出了神,至此才問道:“他老人家既沒一定的住處,又不肯和旁人同走;然則歐陽師伯,如何能相從學道,至二十年之久?”

老道搖頭笑道:“那卻沒有甚麼稀罕!我等同道中,從師幾十年,不知道師父真姓名的尚多;住處是更不待說了,古禮本是聞來學,不聞往教;惟我們劍客收徒弟,多有是往教的。”

柳遲又問道:“師父既說呂祖師,是劍客中的第一個奇人,道術也能算是劍客中的第一個麼?”

不知老道如何回答?柳遲畢竟從何人學道?且待下回再說。

施評

冰廬主人評曰:此回上半回承接下文,下半回另起波。呂宣良亦為全書重要人物,武術諸俠之冠。作者欲寫諸俠小傳,各有專長,弗使雷同;已須幾副筆墨,而於此領袖群英之人遂難著筆,因在二鷹身上加以描寫,更在笑道人口中略略渲染。金羅漢之技藝已覺有聲有色,此即畫家烘雲托月法也。

紅冬瓜教孝一段,近世非孝末俗痛下針砭,世間決沒有教人不孝的道術云云。作者慨乎言之,發人深省。

柳遲虛心學道,能隨處留意,訪見良師,已屬難得;且耐心極好,叩二百個頭,已至二百九十八個矣!老叟忽而揚手止住,說不作數,須重新拜過,是猶可忍也。至再至二百九十八個,忽又曰:“不作數。”此真所謂有意挑剔矣浮躁者必且勃然而怒,決然捨去,安肯再作第三次之叩拜哉?惟柳遲則不以為忤,依然續拜,語曰:“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柳遲有如是強毅之精神,宜其他日學藝冠儕輩也。

第四回 董祿堂喻洞比劍 金羅漢柳宅傳經

話說老道聽了柳遲的話,正色說道:“道術自有高下,但不能由同道的口中分別。況分屬前輩,豈可任情評鑑?並且他老人家的本領,莫說同道的無從測其高深;便是歐腸淨明,相從他老人家七十年,也不能知道詳細。據歐陽淨明說:從來不曾見他老人家親自和人動過手。山西董祿堂,是崆峒派的名宿;橫行河南北,將近六十年,沒逢過對手。聞得金羅漢的名,探訪了半年,走遍了兩湖兩粵四省,在喻洞歐陽淨明家中,與金羅漢相遇;對談了一夜,見金羅漢所談,沒一句驚人的話;有些瞧不起金羅漢,定要與金羅漢比試比試。金羅漢不肯,董祿堂更疑金羅漢膽怯,接二連三的,催著要放對。金羅漢是笑著搖頭。董祿堂自以為佔了上風,說話帶著譏諷。那時歐陽淨明的本領,已不在一般劍客之下;聽了董祿堂譏諷的話,忍不住要動手和董祿堂較量一番。金羅漢連忙止住,望著董祿堂笑道:”老弟跋涉數千裡,時又廢事的前來找我,為的是要和我見個高低。我待不和老弟比罷,很辜負了老弟一片盛情。但是若真蚌和老弟動起手來,天下的英雄必要笑我欺負後輩。這事實在使我處於兩難的地位!依我的愚見:還是以不動手傷和氣的為好!“

“董祿堂那時的年紀,已是八十六歲了;如何肯服金羅漢叫他老弟,稱他做後輩呢?登時怒不可遏,兩顆金丸,脫手飛出,即發出兩團盤籃大小的金光,一上一下的,如流星一般,直向金羅漢刺去。這是崆峒派練形的劍術,與我們練氣的不同。”金羅漢被包圍在金光裡面,神色自若的,從容笑向董祿堂道:“老弟活到這般歲數成功得名,都不容易;便有天大本領也犯不若和我這於人無忤、於物無爭的老頭子較量!我曾受過了多年磨折,火性全無,無論老弟對我如何舉動,我都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