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猜得出耶律涅咕嚕開出的條件,那就是大宋的軍隊從宋遼邊境後撤,讓遼國可以感覺放心一些。當然,他們也會榨取很多錢財,讓自己為戰爭來買單。
錢財不是問題,宋朝有錢,有很多錢。可那是宋朝的錢,沒有理由被人家一訛就掏腰包的即便要掏一些,也要儘量少掏。邊境軍隊的後撤就更不可能了,後撤了遼人是放心不少,仁宗不放心。
雙方的談判剛剛開始,一切如仁宗預料的一樣,耶律涅咕嚕在丟擲邊境問題之後,隨即提出瞭解決方案,那就是宋朝把瓦橋關一南十縣割讓給遼國。
這一點宋祁是絕對不會同意的,雙方的立場無法調和,於是耶律涅咕嚕又丟擲了第二個解決方法,就是宋朝把三關部隊後撤,在遼國和党項的戰爭結束之後,在恢復原狀。同時,這一段時間遼宋邊境遼國為了戒備宋朝而增加了不少部隊,這些人的軍費由宋朝來買單。
宋祁的口才還是非常不錯的,而且他對於談判下足了功夫,力求用這次的成功來挽回自己上次丟掉的榮譽。而且他覺得,這一次是自己非常好的機會因為大宋能拖的起,遼國卻是拖不起的一旦戰爭打起來,如果遼國還必須關注著宋遼邊境的話,那麼對遼國十分不利。所以宋祁認為現在著急的應該是耶律涅咕嚕才是。
可是情況卻遠遠超過了宋祁的預料之外,耶律涅咕嚕動不動就威脅以戰爭,這讓宋祁感覺很是錯愕。
更多到,地址
第276章 覲見仁宗
仁宗下的死命令就是避免戰爭。耶律涅咕嚕這樣的談判方式,讓宋祁東道主的優勢得不到充分的發揮,短短的兩天時間,談判就明顯進入了漫長的口水戰階段。宋祁不怕口水戰,因為要打仗的不是大宋。可是耶律涅咕嚕卻好像也不著急的樣子,撂了一句話出來:“如果戰爭時期我們遼國因為大宋軍隊的牽制而造成什麼損失,我們會一併記在賬上,等到打完了党項在和貴國重新談。”
耶律涅咕嚕的態度讓宋祁有些捉摸不透,早朝的時候把這件事情奏明仁宗知曉,仁宗聽了也感覺很是意外,商這遼國九王子為什麼這麼大膽,難道不怕談崩了真的打起來,他們遼國擋不住兩面攻擊麼?
滿朝文武也都不知道耶律涅咕嚕心中到底打的什麼算盤。
宋祁說出了自己的猜測:“萬歲,微臣以為,這遼國必然是外強中乾,如果我們的態度再堅決一些,擺出一副不怕戰爭的樣子,或者做出某些暗中援助党項人的動作來,這遼國人必然會驚慌的。”
仁宗沒有給他答覆,而是看看范仲淹和包拯二人。這是國事,這是大事,仁宗不會去指望龐吉為他做什麼。而龐吉彷彿也知道這個規律一樣,老老實實的站在下面,腳步一動不動。
范仲淹上前一步:“萬歲,臣以為,宋祁所言有理。遼國兵馬這些年已經大不如前,想同時和我們還有党項人一起開戰,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況且他們身後的女真人這些年也是越鬧越兇,遼國可以說是三面受敵。”
仁宗點點頭:“這我也知道,只是,如果我們大宋現在介入戰爭,損失必然慘重,而且打贏了也要和党項平分戰果。我是怕萬一遼國人鋌而走險,對我們也沒有任何好處。”
范仲淹應道:“萬歲所言極是,所以臣以為,我們現在可以做一些小動作,讓遼國人害怕就可以了,也讓那党項的膽氣更壯一些,至於真的介入其中,臣認為萬歲考慮的非常妥當,現在還不是時候。”
仁宗聽范仲淹和他的想法一樣,當下放下不少,下旨讓宋祁放手去做,可以適當的嚇唬一下遼國人。
這無疑是為宋祁解開了一道束縛自己的繩索,讓宋祁的心中更是對這次談判的勝利充滿了信心:“萬歲英明臣一定不負萬歲厚望。”
宋祁的語氣輕鬆了不少,從這語氣中滿朝文武都聽到了他的信心,仁宗也非常滿意:“好,就到這裡吧。包愛卿,呂相國,你們兩個留下一步,關於那陳世美的事情,我還問問你們的意見。其他人都散了吧。”
太監高聲喊了一聲退朝,其他人都轉身離去,宋祁也邁著沉著的腳步再次去和耶律涅咕嚕談判了。而包拯和呂夷簡兩個人都留了下來。
仁宗問道:“包愛卿,那陳世美今日如何?聽說他又寫出不好詞來。”
包拯點頭:“回萬歲,自從那日退堂之後,陳世美整日在牢房裡面寫著詩詞,其中還有幾首佳作,如那《水調歌頭》一般的膾炙人口。”
仁宗笑了一下:“朕,現在真的想放他一馬了,只是,包愛卿有沒有合適理由來搪塞那些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