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的天下,還不是從柴家手中拿過來的。而今這李民,一統東南,連克朝廷大軍,連種家軍和方臘大軍都歸順與他。我折家軍一敗,這朝廷門戶洞開,李民也未必沒有機會一統天下。等他佔了江山,史書怎麼寫,豈不是由他。”
折可復當即有些眼睛冒光的喊道:“他能當皇上?那咱們妹妹不就是娘娘了。那咱們兄弟不也是成了國舅。哥!這買賣乾的過,咱們跟他幹吧。”
這折可復平生也就聽親哥哥折可大以及他們折家軍這一輩大哥折可存的話,對那朝廷,卻是沒有多少好感與忠義。不反大宋,也不過就是出於折家軍忠義世家的習慣罷了。
不過,此時那折可大卻是瞪眼喝道:“胡說!我等反了,卻把父親置於何地!”
折可大一喝,折可復當即就蔫了,嘟囔道:“話都是你說的,現在卻來訓我,那你說怎麼辦?”
怎麼辦?若是有辦法,折可大也就不頭疼了。
說實在的,折可大此時盤算著李民成功的可能行相當大。畢竟大宋朝得精銳,也就是四方邊軍,六大將門。如今種家軍已經投靠李民了,他們折家軍也殘了,老楊家有些沒落了,老呼家也沒有什麼將才,就剩老曹家與老高家還有些根基。可卻也未必就強過他們折家軍與種家軍。李民自然有極大地可能成就大業。若是此時跟了李民,那他們折家也能再創輝煌。
要知道,老折家,老楊家,那可都不是大宋的開國功勳世家。而是老趙家一統天下時,陸續國滅而投降老趙家的,如今老趙家快完了,改換門庭,自然也就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但是,他們折家軍,那在陝北,可還是有著一大幫的家眷呢。父親一輩,更是忠義了一輩子,如何能累了父親。
故此,折可大最終只能長嘆一聲:“算了,我等總也算是吃過朝廷俸祿。雖朝廷多有不仁,我等卻也不可不義。而今妹妹既已嫁人,我等兩不相幫,也就是了,先這麼等著吧。”
折可復當即有些傻眼。
不過,這卻是折可大的沉穩之處,反正有妹妹在,有這層姻親關係,他們老折家怎麼也不會絕後。待朝廷覆滅,他們折家軍再重新復出,有這妹妹這層關係,在西北打上幾場勝仗,他折家軍依舊能站穩腳步。卻是沒必要背那叛主之命,更沒必要讓父親置身於危機之中。
可與折可大相反,那折可求被俘之後,折美鳳與他這一系折家人關係密切,乃自來探視安慰他。
那折可求在沒有李民的時代,連金軍都投降了,如今,剛剛經歷一番生死,感悟良多。眼看不死,更有姻親可攀,卻是當即就降了。而且不僅自家降了,更是向折美鳳要求覲見李民,保證能勸說哥哥折可存歸降。
這折美鳳得折可求認同,更是歡喜,當即把此事透過慕容博,稟明瞭李民。
李民隨即傳見了折可求。
折可求一見李民,當即拜倒,口中高呼:“罪臣折可求,不識天顏,冒犯了聖主。今得聖主仁慈,留得性命,感恩不盡,定當誓死投效。”
李民這兩年也是被人拜的多了,早就適應了。當下雖然覺得這個折可求有些骨頭軟,可依然笑道:“折將軍快快請起。本尊盼折將軍歸來,已是多日。今後我等一家人,本尊必不虧待與你。”
折可求聞聽更是歡喜。
只不過,相對於折可大的兩不相幫,以及折可求的一招就降。那折可適,卻是車馬明確的表明,折家軍世代忠義,只有死,而無叛敵者。
別說,折美鳳、折美鸞兩姐妹勸說不行,就是那投降了的折可求前去相勸,都被罵了回來。
最終,就差李民親自過去了。不過,李民卻是知道,這種硬骨頭,正在火氣上,什麼也聽不進去,誰說也是沒用。正經地先頓頓秀,而後等那折可存歸降了,彼時再勸說這折可適歸降,卻是水到渠成。向折可適這種家族的中堅,家族的意志,絕對要大過個人的意志。
當下,李民隨即派种師道與折可求前往樂平遊說折可存。
那種師道和折可求來到樂平城門之際,那折可存還傻傻地站在城頭呢。一夜之間,頭髮全白了。折家軍的主力,就這麼蕩然無存了。而且,只憑剩下的萬餘軍馬,以及這麼一個算不得堅城的樂平,折可存也根本沒有什麼信心能擋得住李民大軍攻城。
原本折家軍無敵的心態,就這麼突然間碎了。折可存甚至都想過就這麼從城頭跳下去。可樂平城中還有折家軍的餘部,那些活著的人,可還都指望他呢,他折可存還不能死。
而折家軍的其餘將領也是心志低糜,垂頭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