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部分(3 / 4)

小說:逼上梁山 作者:朝令夕改

了李民身上,暫時的和平,還要為李民籌集供奉,根本來不及補充兵力,除了軍事重鎮大名府,以及大宋京都的護衛四鎮之外,其他的各地州城府縣,那兵力全都空乏的很。

就算治安比較混亂需要鎮壓的地方,其駐守的軍兵,往往也就只有一兩千,那點軍兵,怎麼敢跟如狼似虎的金軍對抗。

故此,在郭藥師進獻了大名府之後,一路通行無堵,就跟在草原上馳騁一般。連領軍的完顏吳奇買,都沒想到會有如此的順利。這也讓完顏吳奇買有些小瞧中原的漢人,認為自己失策了,不應該早先與漢人聯手與大遼死磕。若是早一步移軍中原,他金國已是不知要發達成什麼樣了。

最後,唯一有些能抵抗金軍前進步伐的京畿四鎮。可這四鎮的守軍,全都是蔡京用三倍俸祿餵養的心腹。有著梁中書從中牽線,很是痛快的就獻關投誠了。

說實在的,若是往常,哪怕就是蔡京當政,蔡京也絕不會如此輕易的就獻城金國。可問題是,如今蔡京的地位卻是很有些不穩。

雖然趙佶依舊對他蔡京有所信任,可由於李民的緣故,趙佶也很是怨恨蔡京為他逼反了李民。只是,李民真正反了,卻也證實了蔡京的推測不能完全說不正確,最少李民就絕對不是一個死忠的直臣。

而且,最主要的是,如今趙佶手中也沒什麼用的順手的人了。他平日信任的這些人,童貫戰死了,高俅變節了,梁師成不學無術,也就這蔡京還有些本事。現在群臣都對他趙佶有意見,他不用蔡京用誰。

故此,趙佶很是矛盾的用著蔡京。以蔡京的政治敏感,自然知道,只要趙佶跟李民和好,沒有了外界壓力,趙佶哪怕就是為了對群臣有個交代,也絕對會廢了他蔡京的。

蔡京自然要為自身找一退路。

第二十卷 第一回 先鋒陸登

“陛下,今金兵遠來,無非是我朝斷了他們的援助,窮極而至。其盡皆生番兇猛,更遠勝遼人,我朝如今京中兵力空虛,莫若與之和議……”

蔡京小心的向這宋皇趙佶進言。可還沒等他說完,就有一人忍不住的怒喝道:“奸賊住口!今番邦入侵,連叛賊李民尚且知道內外有別,遣人快馬傳書和議,更揮軍來援。爾竟思與番邦芶且,實是叛國之賊,皇上萬不要中了奸人詭計。”

蔡京耷拉著臉回頭一看,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半退休的清流領袖宿元景。

如今這大宋朝中的忠臣實在是太少,也就是宿元景這等老臣,還敢跟蔡京叫一下板。

蔡京當下一沉臉,旁邊自有會看眼色的王黼跳出來喝道:“宿元景!你可知這是哪裡?你竟敢在萬歲面前大聲咆哮。成何體統!速速退下!”

這王黼依託梁師成起家當的丞相,後來蔡京與梁師成和解,再次聯手,把這王黼把拉下去之後,這王黼本是小人脾性,倒是能屈能伸,絲毫不以為意,反倒更加迎奉梁師成,依舊在朝內站穩腳跟,更與蔡京拉上了關係。交往頗為密切。甚至與蔡京的關係,比蔡京與其子蔡攸的關係還好。

不過,這一回,王黼卻是巴結錯主子了。

此時,趙佶正自心煩的,不是旁的,正是這兵臨城下的金軍。而宿元景的話,提及了李民,正是給了趙佶一個強心劑。那趙佶原本與李民交好,更自以為李民原本是其半拉手下,他趙佶不管怎麼說,那也是神宵教的大教主,而李民不過才是二教主。如今李民和其分庭抗禮,並列了疆土不說,如今更是傳書捨棄了恩怨來支援他趙佶。

趙佶這個人,秉性好大喜功,擱在普通百姓身上,那就是好臉好面。連普通好臉好面的小老百姓,面子據在那了,那都指不定能做出什麼事來,何況是這一國之主的趙佶了。

趙佶當下覺的再怎麼著,也不能在李民面前栽面。人家李民能來救援他,他趙佶就絕不能隨隨便便就與人議和,尤其是這個議和的物件還是金國。這金國可是前兩年還可憐兮兮的受他大宋援助呢。如今竟然不計恩澤的反咬一口,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文¢心?手?打a組?手℡打¢制?作'

故此,還沒等王黼說完,趙佶這脾氣上來,就猛地拍了一下龍書案,怒喝道:“住嘴!下站!”

王黼此時還正看著宿元景,一時沒以為這是宋皇趙佶對他王黼喊的,只以為趙佶對蔡京寵信無比,這宿老頭多日沒上朝了,不在家頤養天年,愣跑來與蔡京叫板,這下還不是被皇上呵斥了。

故此,王黼竟然還得意洋洋地對著宿元景調侃道:“喏。老太尉,聽見沒有。皇上呵斥您吶,還不趕快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