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部分(3 / 4)

小說:逼上梁山 作者:朝令夕改

於政體的一種探索,就如一個公司的董事長一般,雖然具體公司行政全都委託給了職業經理人,可職業經理人回報績效不好的時候,卻可以直接罷免,再換一個。

其形式,與其說是君主立憲,不如說其更接近於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只是他比二元制的君主立憲,其限制又自律了許多,連內閣的任命權也交了出去,只保留罷免權,以及內閣向皇室負責的行政職能。並從家規上直接規定繼承者只拿分紅,不幹政事。

如此一來,整個國家,雖然是共和制,卻也是一個家族下的共和制,而李綱更是最高階別的職業經理人。

只是這些彎彎道道,其實連李民都不是太門清。他只是按著自己對公司組織形勢的瞭解,以及現代化大眾的見識,整合出這麼一個相對既不絕對超前,讓所有百姓都接受不了,同時又能起到相對共和的作用罷了。

可李綱他們這些人,又怎麼可能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共和,什麼是真正的君主立憲,自然對李民搞的這麼一個四不像的政體,極度的崇拜了。畢竟,不管怎麼說,那可都是李民自己捨棄了絕大的政治權力和利益了。從富有四海的家天下,變成了領取固定分紅的家族產業。這對李綱等人來說,那就是聖人了。上古先皇選德者禪讓,不過如此。

李綱驚愣半天,回過神來,當即激動不已的拜服於地。叩首有聲的喝道:“陛下古之先聖也,臣敢不效死力。臣必不負所托,哪怕萬死,誓完陛下之志。不成功,則成仁!”

李綱這麼說,卻是被他所理解的李民偉大情操所激勵,存了決死效命之心。

要知道,身死,不過就是死自己一個人。百死就是全家,全族了。而萬死,那就是九族都算上了。李綱以萬死立誓,可見李綱之決心。

而事實上,也是相差不多。畢竟李綱要乾的,那可是要架空李民。那怕有著李民支援、默許,那可也是很雷同篡位的。李民不在,雖然是給了李綱機會,可要是有死忠李民的,在共和民主這等理念觸及了他們根本的利益情況下,直接以剷除權臣之說,把李綱在李民沒回來之前殺了,把他全家殺了,那也不是沒有可能。

李綱這麼聰明的人,自然也料到了新政體創立的殘酷性。只是他有著李民做榜樣,那真是什麼都不在乎了。李綱本就為了理想不怕死,現在更是連誅九族都不怕了。

李民一聽,也是明白了。畢竟李民來到這個時代也不短了,也是知道立誓身死,百死,萬死的區別。故人以忠孝為先,家族的存亡,可是遠比個人存亡要重的多。

不過,李民此次不僅叫來了李綱,同時也叫來了公孫勝,本就存了保全李綱的意思。

李民當下右手一揚,操控力場牽引李綱起身。正色說道:“伯紀,莫要輕言身死。革命尚未成功,我等皆要惜身。我等身死,卻又有何人來傳遞我等理念,實現我等之志,今,我請一清先生與你同來,就是為了與你做個見證。使人知曉,你之所為,乃是我之授權。若遇阻撓,非你能力所能解決,可請一清先生與你佐證。

同時,我還會留兩道密旨於我妻子玉兒和月茹手中,皆是證明此事。遇不可解之險,你自可憑此化解。同時,我還會留下武松領軍一萬,直接聽從你的命令。同時一清先生也留在你的身邊,保護你的安全,配合你的革新,當可萬無一失。”

李綱再次感動不已,公孫勝也正色領命,誓言輔助李綱完成李民大志。

李民交代清楚李綱,隨即又傳令林沖。令其除領軍護衛京師之外,不許干涉朝中任何政事。雖說以林沖的人品和性格,就算沒有李民這道命令,林沖領軍多半也是不會干涉政事的。可誰讓林沖太忠心李民了呢,而如今的朝中,又不像李民二龍山初創時的那麼純粹了。內中可是很有些能言善辯的小人,就如張邦昌那幫人,雖然現在沒有什麼惡跡,可要是李民不在,李綱要做大內閣,觸及到他們的各自職能利益,他們不敢明著對抗李綱,可假託李綱謀權的名義,挑撥李民一系的軍隊巨頭如林沖等格殺李綱,那也是很有可能的。

李民自然要給林沖事先打下預防針。

與此同時,李民也傳令武松,令其領軍一萬,配合李綱行事。

最後,李民這才帶了楊震、楊志、魯智深,以及守一真人、靈隱禪師、曹淼等,率騎軍快速增援慕容博。與之相伴的,還有一個大理王段譽。

路上無話,高速行軍下,不幾日,已是抵達華陽。

這華陽,已是四川成都附近。如今這四川,雖然沒有經過清政府兩次移民添川,可此時的四川人,也同樣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