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4 / 4)

小說:劉邦大傳 作者:老是不進球

國怎能如此輕忽呢?”

英布仍冷靜地盯著隨何。

隨何見英布有接納之意,更大膽表示:

“當漢王攻入彭城之時,項王仍在齊境,大王理應立刻率九江國之軍團火速渡過淮水,和漢軍決戰,以解彭城之圍。但大王手下一萬多親衛軍團卻按兵不動,垂拱無為地坐壁上觀,這難道也是臣屬之國應有行為嗎?”

隨何單刀直入地批評,英布卻似乎仍無怒意,讓隨何更有說服他的把握了。

“大王以虛有的臣屬地位而欲託國於項王,臣頗為大王擔心啊!”

英布:“依你們的立場而言,對我可有什麼幫助嗎?”

隨何:“大王所以不肯背叛楚國的主要原因,在於您認為楚國是強國,勢弱的漢王恐無力和楚王對抗吧!

“其實,大王您錯了。楚軍作戰力雖強,但卻有著不義的罪名。因為項王背叛了當時的盟約,又殺害了天下共主的義帝,他是無法讓天下諸侯心說誠服的。

“漢王雖敗於彭城,但仍整編了諸侯歸附的軍隊,堅守住成皋和滎陽兩軍事要塞,既有蜀漢源源不斷的糧食補給,又有深溝高壘的防禦工事,各軍團已各就其崗位不讓敵人輕越雷池一步。

“反觀楚國深入敵境八九百里,其間彭越老將軍時常襲擊其補給,是以糧食供應困難重重,全靠老弱殘兵來掌控運輸,充分顯示項王在人力上已有不及之勢。

“如果漢軍堅守不動,則楚軍進則不得攻,退則不能解,其力量是不會維持太久的。

“況且,萬一楚國擁有太大優勢,諸侯必然深感不安,將會不約而同的救援漢軍。所以楚國愈表現得強盛,愈會讓天下諸侯發兵抗拒他的。

“因此長期而言,楚國必不如漢,也必會為漢軍所敗,這種趨勢是相當明顯可見的啊!

“如今大王不與萬全的漢國打交道,卻託付己身於日愈危急的楚國,這是臣最無法瞭解的地方!

“當然臣並不是認為九江國可以滅亡楚國,而是大王若發兵攻楚,項羽必立刻返回彭城自守,這樣一來只要有數個月的時間,漢王就可以完全取得天下。

“如果大王能夠提劍舉兵協助漢王,漢王也必會封爵裂土予大王,何況九江之地本來便是大王所有的啊!”

直性子的英布對隨何的直言非常感動,當場表示:

“寡人願依照先生的建議。”

強勢行動,逼反九江王

然而,隨何深知英布心雖動而意未定,因此決定採取更激烈手段以達成目的。

這時候項羽又派使者到九江來催逼英布共同出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