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這個中年男人;也有一個兒子參加了當地的民兵團。
鄧成功很是客氣的問道:“王大哥。你兒子參加了民兵團;每個月的冿貼那些民兵團的幹部會不會按時發放?”
聽到這裡王棟樑笑著回道:“能;別我兒子他是正規民兵;就連村子裡的民兵;他們每個月都能領到一個現大洋的冿貼。而且我們家屬於軍屬;每年農忙的時候;村裡那些參加了民兵的後生都會過來幫忙。所以;你們民兵部隊真的不愧是真正為老百姓當家作主的好部隊啊!”
對於老百姓的這種稱讚;鄧成功聽的次數夠多;但每次都會覺得很高興。畢竟。民兵在百姓中的威望大;意識到他這組建這支民兵部隊的初衷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繼續笑著回道:“我們的部隊就叫民兵縱隊;保護老百姓也是理所當然;要沒有大哥你這樣的百姓支援;我們要想打小鬼子也難啊!對了。王大哥也算是我們民兵縱隊的家屬;你覺得現在這裡的民兵部隊;還有沒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夠;需要改進的?
王大哥不必顧慮什麼;有什麼什麼;今天就當然我們聊聊天;我也是剛參加民兵部隊不久;就被調到這裡來工作。有些情況還不是很瞭解;難得碰到王大哥這樣的民兵家屬;所以還請王大哥多些問題;等我上任之後;也好將這些問題改掉。”
知道這些老百姓都信任民兵縱隊;如果不打消他們的顧慮;很多時候一些潛在的問題都不會出來。現在有了這麼一個藉口;王棟樑想了想道:“要你們民兵要改進的問題;我覺得也沒什麼;你們沒來之前;那縣城的小鬼子三天二頭下鄉搶我們的東西;打從你們的部隊開過來;那些小鬼子已經輕易不敢下鄉。
只是我們這些老百姓覺得;要是你們的部隊能多招點人就好了。現在這十里八鄉的年青後生都嗷嗷叫著要參加正規民兵;可是我們渾縣只有一個民兵團;人早就招滿了。
那些後生都有參軍的熱情;可是你們那個民兵團長有規定;不能私自擴編部隊;只能將這些後生繼續留在村子訓練。要是你們部隊的那個鄧司令;能多給我們渾縣一點招兵的名額;想必那些後生也會高興的。”
這也是此次鄧成功巡查時;碰到最多的問題;這些位於華北範圍之外得到民兵縱隊保護的根據地青年;對於參加活動民兵縱隊的熱情異常的旺盛。以至於;總部下發一個擴編命令;這些根據地不到三天的功夫就能將優秀的兵源配齊。可以;眼下這些周邊的青年;對於參加民兵縱隊的正規部隊;可謂是異常積極。
想了想鄧成功有些好奇般的道:“王大哥;我來的時候好象聽;這裡除了我們的民兵團。以前管理你們的晉軍閻長官的部隊。不是也有派遣了一支晉軍部隊在這裡嗎?那些青年怎麼不願意參加你們閻長官的部隊;反倒願意參加我們民兵縱隊的部隊呢?”
王棟樑對於這個問題;顯得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其實也不是我們這裡的青年不願意參加閻長官的部隊;只是你不知道那支部隊的樣子。聽過那支部隊的後生回來;他們在那裡的正規軍。用的武器還沒有我們民兵縱隊好。而且吃的也差;每個月發的軍餉也要被扣下一部分;是充當他們部隊的軍費。
不是我們這些後生貪錢貪吃;關鍵這些後生都是各家的年青後生;那個當父母的不希望自家孩子當個兵能吃的好點;而且每個月都能拿點錢回來貼補家用。不是更好嗎?雖當兵難免就會出意外;我們這些鄉下人都知道這個道理。
可關鍵是參加晉軍的後生如果被小鬼子打死;他們的家屬最多能得到十個左右的大洋;算是他們部隊的賠償;其他什麼都沒有了。可是我們這裡參加民兵縱隊的後生;如果跟小鬼子打仗戰死。你們民兵團不但會有專人將那個什麼撫卹金送來;而且至少都是一百個大洋的補償。
更別;每個過年這些軍烈屬;都會得到民兵團派出的慰問團送米送油;而且村子裡的民兵平時也會照顧他們一家的生活。可以;他們雖然死了一個兒子;但是有了民兵縱隊這麼照顧。他們也不用擔心後半生的生活。
可要是參加晉軍;死了也就死了;只有當時那點大洋算賠償;其他什麼都沒有管了。這種事情;我們這些老百姓心裡都有桿秤;自然都想讓自家的後生參加民兵縱隊的部隊;而不參加這個閻長官的部隊。
況且;閻長官連自己的太原都保不住;他跟他的軍隊實話;我們也不太相信他能打小鬼子。所以。現在只要知道民兵縱隊條件的後生;寧願在村子裡當預備民兵;或者參加區小隊跟縣大隊的預備民兵部隊;也不願意那支晉軍當正規軍。因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