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落後的民兵裝備,已經遠遠超越他們時。這些散落在這片區域的戰車,也在一輛一輛的減少。
等到倖存的日軍師團長乘坐的戰車,也被一支小分隊盯上,還沒跑出一里就被火箭彈給擊中時。穿出裝甲車的師團長,看到的則是一群用著嘲笑眼光望著他的民兵。這讓日軍師團長,開始明白他們離開華夏的日子已經不遠了!(未完待續。。)
第三百一十六章 被斷了退路的援軍
當太原的日軍以及忻州城的日軍,都焦急的等待著他們裝甲師團的好訊息時,等來的卻是民兵主力兵臨忻州城下的殘酷現實。稍有頭腦的人都清楚,這些民兵主力能如此迅速的抵達忻州,意味著他們用做殺手鐧的裝甲師團結局可想而知了。
連他們最強的裝甲師團也全軍覆沒,甚至連最後玉碎的電報都沒有發出來,由此可見他們承受的是何等猛烈的打擊。那麼面對這樣實力兇悍的攻城部隊,忻州城的日軍應該做何決定?太原城的日軍高層們,又要選擇死守還是趕緊撤退呢?
抵達忻州城外的民兵部隊,還是跟以前一樣首先給忻州城的日軍發出最後通牒,限令三小時內做出繳械投降的決定,否則民兵部隊就將發起攻擊。到時,忻州城的日軍享受不到任何俘虜的待遇,將會視為戰犯通通槍決。
這話如果換做以前,這些眼高與頂的日軍可能不會理會,但有朔州以及忻州幾個縣城的日軍例子在。他們如果真的拒不投降,那麼等待他們的下場,只是時間早晚被破城的結局。
怎麼辦?
一時間得到通牒的忻州日軍指揮官們,也顯得一臉愁容的坐在會議室,商談到底是堅守還是投降。仗打到這個份上,他們能夠守住忻州城的可能性根本沒有。而且被三個主力師包圍的忻州城,已經不可能有讓他們突圍逃脫的可能。待在城裡都有可能堅守不住,更別提到了城外跟民兵交手了。
看著會議室中軍官們明顯分成二個陣營,有主張投降的,有主張死守的。但對於忻州的城防官而言,部下有一個主張投降,就意味著忻州城陷落是必然的事情。連一向堅持武士道精神的軍官,面對這民兵的勸降,都絲毫不加考慮的做出決定。選擇投降以儲存性命。那麼可想而知,城中那些意志更為不堅定的普通士兵,他們又有多少能戰之心呢?
軍官們劍拔弩張的對立,讓身為大佐的城防官心中暗暗下了決定,看向那些決意死守的軍官道:“我知道各位都是帝國的勇士,那我請問你們,面對連裝甲師團都無法拖延他們一天的時間。你們覺得,就我們城中這不足六千的部隊,我們能死守多久?
而且你們不要忘記一點,城中六千駐軍中。還有一半是剛剛補充到忻州不到半年的新兵。他們都沒有經過什麼殘酷的戰役,一旦交戰時出現潰敗,那我們的結局會是什麼?
我知道你們已經抱定必死之心以報天皇陛下的厚愛,可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們死去之後,本土等待你們平安的親人會是何種心情?這種明知是死還不肯認輸的態度,做為你們的長官,我是不支援但也不反對。
可我想問一句,竹騰中佐。據我所知你來華夏時,你新婚妻子應該是懷有身孕的吧?我也知道,你應該收到她給你寄來孩子的相片。你想過沒有,如果你死了。她們母子的未來怎麼辦?靠國內那點根本發不出來的撫卹金嗎?
我知道向華夏的軍隊投降很丟人,不配當一個帝國的軍官,可你們都應該知道。我們並不是第一支向他們投降的部隊,雖然帝國一直說投降的軍官都是大日本帝國的恥辱。但他們現在還活著。他們在國內的家屬,還能不時收到他們寄回家的書信。他們還有重逢團聚的機會,而那些死了的人呢?他們得到的是什麼呢?一句口頭的表揚。還是什麼呢?
除了竹騰君,你們幾位的情況應該都差不多吧?雖說投降民兵部隊很丟人,但至少我們有回國的機會,我還想將來有一天活著看到我的妻子跟孩子,還想去看一眼美麗的櫻花。所以,我決定投降。我希望你們能支援。如果你們實在不願意投降,還是覺得以死表示忠誠,那我也不會阻止。現在告訴我,你們的最後決定吧?
我想告訴諸位的是,不管將來軍方會如何追究,這個責任都會由我承擔。我感謝諸君這些年對我的支援,這最後的恥辱就由我一人承擔好了。其實在北平陷落的時候,我就清楚的認識到一件事,我們發動的戰爭已經開始划向深淵。再不收手,只怕我們將永遠沒辦法再踏入那片心目中的聖地了。”
城防官面帶懷念般的訴說,讓剛才還死硬著堅持死守的軍官,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