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部分(3 / 4)

小說:唐朝小閒人 作者:宮本寶藏

第一奇聞啊。

可是李治的回答卻是非常值得玩味,首先,他說長孫無忌若是受到小人離間,與他有隔閡,這是有可能的。這確實是有可能的,他們之間本就有隔閡,都不需要去離間,但是將這兩事混為一談,那性質完全就不一樣了,也就說,李治沒有對長孫無忌與裴行健的勾結產生懷疑,他懷疑得只是會不會謀反這個問題,勾結歸勾結,謀反歸謀反。

換而言之,這長孫無忌肯定是到了這個案子裡面來了,只是罪名輕重的關係。

許敬宗頓時大喜不已,底氣倍增,李治用的是疑問句,疑問句就是有可能的,並不是完全不可能,只要將這疑問句變成肯定句那就可以了,於是語氣是非常強硬道:“陛下,臣經過反覆調查,如今證據確鑿,裴行健與長孫無忌就是意圖勾結謀反,陛下若因舅甥之情,而對此產生疑慮,此乃感情用事,絕非社稷之福啊!”

這就不是眉目,而是定論,此事重大,關係到國家安危,江山社稷,你不能感情用事。

李治聞言怔怔不語,忽然閉目長嘆一聲,哀聲道:“朕真是家門不幸呀,身邊這些至親之人竟屢有意志,往年高陽公主與房遺愛意圖謀反,而今又是朕的親舅舅,倘若此事屬實的話,朕真是無顏面對天下百姓,朕又該如何處之?”說到後面,他掩面而泣,傷心欲絕。

為何這般傷心,就是因為他舅舅要反他,換而言之,這一滴眼淚便將那疑問句變成了肯定句。

話說至此,許敬宗全然明白了李治的心思,當初武媚娘給予他的資訊是什麼,不就是高陽公主與房遺愛的謀反案,而如今他還沒有說這事,李治卻主動提起來了,你提就提吧,最後還來一句如何處之,這不就是暗示他,按照高陽公主和房遺愛一案去處理此案,俗話說得好,這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然而,長孫無忌不僅僅是許敬宗的政敵,二人還有私仇的,當初長孫無忌怒訓許敬宗,許敬宗可是都一直記在心裡的,他可不是一個什麼寬宏大量的人,這時候必須踩上兩腳,於是又道:“陛下,臣以為這兩件案子雖有像似之處,但亦有不同之處,那房遺愛當時不過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娃,而高陽公主雖是公主,但終究是一個女人,這一個小娃與一個女人謀反,根本成不了氣候,而長孫無忌可是開國功勳,當了三十年的宰相,黨羽遍佈朝野內外,在民間亦是一呼百應,若他要謀反,豈非房遺愛、高陽公主可比的呀!”

言下之意,就還得加重處理。

李治猶豫半響,道:“你說得很對,此事事關重大,理應慎重處理,你再去審審看,一定要將此事查清楚。”

ps: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求推薦。。。。。

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還有一隻老狐狸

李治這最後一句話,無異於一潑冷水將許敬宗從頭灌倒腳,將許敬宗心中的那一團熊熊大火,給澆到只剩下火苗了!

許敬宗那話可不是讓李治慎重處理,而是要加重處理,這李治卻讓他慎重處理。

許敬宗難免心想,自己的話是不是將李治給嚇到了。這尼瑪就真是有些尷尬了,舌頭都有一些打結,都快哭了,“陛………陛下。”

他剛一開口,李治便揮手打斷了他的話,道:“朕有些累了,你且退下吧。”

許敬宗愣了愣,可見李治眼都合上了,他也只能行禮告退。

這一路上是左思右想,是不是李治真的被自己的話給嚇到了,認為此時處理長孫無忌會有很大的風險。因為一開始,李治連連暗示他,雙方是有來有回,可見他是猜對了李治的心思,可這結尾卻來了這麼一句話。

想著想著,他好生後悔,自己多那麼一句嘴幹嘛。

回到屋裡,王德儉、袁公瑜、辛茂將早早就在那裡等候,此時此刻,誰還有心情辦公啊!

他們見到許敬宗回來,立刻上前詢問。

許敬宗便將他與李治的對話告訴了他們。

如今他們可是一根線上的蚱蜢,此事事關重大,大家當然得在一起商量。

可是他們聽後,誰都拿捏不準,李治這最後一句話,實在是難以琢磨。

王德儉道:“聽陛下這語氣,應該是偏向咱們的,是不是陛下心中也尚存疑慮,覺得此時還不是最佳的時機。”

許敬宗嘆道:“要怪就怪老夫,最後多了那麼一句嘴。”

辛茂將急切道:“那………那如今究竟該怎麼辦?”這上不上,下不下的好生難受。

袁公瑜道:“要不咱們去問問皇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