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聽得一驚,道:“你這不是自相矛盾麼,你方才還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朝廷做出改變,一部分原因乃是以身作則,從而阻止民間的這種風氣蔓延,可是若將這一方面交給民間,那還有什麼意義。”
李治也是直點頭。
韓藝道:“陛下,皇后,這方面想要完全阻止是不可能的,即便朝廷全面禁止,那也就是將青樓從地上轉為地下,可這樣一來,從事青樓行業的人本就違法,那他們更加會不顧一切,撈的一筆是一筆,這反而會更加難以監督,對於國家的危害更大。
但是由官府出面建辦,這是肯定不行的,因為官府本來就是執法者,權力的擁有者,沒有什麼可以限制官府的,故此官妓增長的非常迅猛,並且還有大臣利用官妓去斂財的,民間的青樓發展這麼久,可還不及官妓的千分之一,但若是民間經營的話,朝廷就可以出臺律法限制青樓。”
武媚娘突然明白過來,要都禁止了,那也沒有必要出臺相關律法,如果官府存在著官妓,律法也限制不了,要都轉移到民間,民間青樓行業肯定會壯大的,那麼就必須出臺律法限制青樓,這簡直就是完美。
可李治有些無語,他不過就是想消除慈恩寺一案帶來的負面影響,韓藝卻給他弄出這麼多事來,但是韓藝說得又有理有據,官府經營青樓行業,那天下女人都可盡收其中,照此速度發展下去,十年之內,長安官妓的規模將會達到六七千多人,全國上下可以增加萬人之多。
因為這是沒法限制。
武媚娘眼眸一轉,道:“可若要削減官妓,勢必會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滿,他們一定會拿宮妓來說事。”
果真有默契!韓藝道:“臣認為陛下理應以身作則,削減一些宮妓,保留一定的數量就行了,滿足宮廷宴會、朝中大典就可以了。請恕臣斗膽說一句,陛下你已經有這麼多嬪妃了,許多宮妓陛下連面都見不著,養這麼多,確實有些浪費。就還不如放她們出宮,如今國家工商業發展迅猛,對於人力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但是農業才是國家之根本,若是讓女人投身於工商業,尤其是紡織業,織布本就是女人的勞動,這不但不會對農業造成衝擊,而且還能迅速的發展工商業,使國力增加,畢竟她們留在宮中也創造不了什麼價值。”
“言之有理。”武媚娘點點頭,她對於削減宮妓當然是沒有意見,因為宮妓就是服侍皇上的,她作為皇上的妻子,她當然認為越少越好,最好連嬪妃都不要了,就她皇后一個,跟獨孤皇后一樣,她在這一點上她是絕對支援韓藝的。又道:“削減只是削減,官妓還是會存在,這治標不治本呀。”
言下之意,乾脆就不要了。
李治心虛得看了眼武媚娘,不太好做聲,在這方面,他還真不敢武媚娘叫板,女人要吃醋起來,誰都害怕呀。
韓藝道:“回稟皇后,各級官府時常會舉行一些宴會,這是有需要的,如果撤銷官妓的話,那反而會給那些反對的大臣一個理由,微臣認為適當保留一些官妓,用來表演歌舞,也是有必要的,只是嚴禁官妓留寢。”
李治道:“這很難禁止吧。”
“但是不禁止,就更加難了。”
韓藝道:“朝廷只是防止逼迫的行為發生,如果養成官員強迫的思想,那麼他日遲早會用在百姓身上。但是僅憑朝廷的一紙文書,只怕是難以杜絕,因此朝廷還得設立配套的官署,這一點臣先前也說過,女人是弱勢群體,她們被欺負了,不敢去告狀,只能忍氣吞聲,這反而助長了那些官員的氣焰。
因此必須要有一個官署,來為女人做主,保護女人不受到傷害,而且這個官署必須由女人來做主,而如果是由男人做主,男人一定會包容的,因為這也影響到他們的利益,但是女人的話,是非常痛恨這種行為,因為官妓也會破壞家庭的和諧,女人一定會盡職盡力,幫助陛下阻止這種風氣的蔓延。”
李治微微皺眉道:“讓女人為官,這這恐怕不妥。”
武媚娘目光閃爍了幾下,也道:“韓藝,朝廷只是想防止類似的案件發生,你這樣做,只是節外生枝,弄巧成拙。”
“是,對不起,是臣表達的不清楚。”韓藝道:“其實官署只是臣習慣性的說法,其實臣的構思是朝廷支援的民間機構,機構內的成員不是正式官員,但是得到朝廷的支援,具有一定的權力,就類似鄉紳。”
李治稍稍點了下頭,道:“如此便還可以。”
武媚娘又道:“那民間得青樓又該如何應對呢?”
韓藝道:“同樣也用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