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都吐血了,我們都是上了上千道奏章,你竟然不知道?
李治瞧了眼韓藝,見其老神在在,道:“韓藝可有來。”
“微臣在。”
韓藝站了出來。
李治道:“你有話說。”
韓藝淡淡說道:“微臣冤枉!”語氣非常平淡,毫無誠意可言。
李治卻點點頭,又道:“御史大夫可來了?”
韋思謙急忙站出來道:“回稟陛下,崔大夫一直臥病在家,此案一直是微臣來調查。”
李治道:“那你查的怎麼樣?”
韋思謙道:“正在調查之中。”
竇孝慈立刻站出來道:“陛下,臣要彈劾御史中丞徇私舞弊,懈怠瀆職,包庇韓藝。”
李治皺眉道:“御史中丞,莘國公所言,可否是真的?”
韋思謙道:“回稟陛下,臣的確有包庇某些人,但並非是韓藝。”
李治驚訝道:“那你包庇了何人?”
“就是他莘國公!”
韋思謙突然指著竇孝慈道。
竇孝慈又驚又怒道:“你血口噴人!”
李治沉聲道:“御史中丞,雖然御史可以望風上奏,但是莘國公可是功勳之後,你若拿不出證據來,朕可也治你的罪。”
韋思謙朝著竇孝慈道:“敢問莘國公,你在下坡鄉以南的一傾良田是什麼田?”
竇孝慈臉色一變,道:“你………你少在這裡混淆視聽,我們如今說的韓藝的案子。”
“這就是我從韓藝的案子中發現的。”韋思謙道:“此事皆由佃農而起,那我們當然要調查那些佃農,卻因此發現了那片良田。”
李治好奇道:“御史中丞,朕越聽越糊塗了,那片良田究竟有什麼問題?”
韋思謙道:“回稟陛下,那片良田本是下坡鄉一些鄉民的口分田,可是因為當年征伐高句麗時,下坡村的不少鄉民戰死沙場,留下了那些寡婦老孺,根據我朝均田制,寡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