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今朝廷作為公證人,這種情況還從未出現過,但這並非說商人地主失去了優勢,但是因為他不知道朝廷會幫哪邊,要說得不清不楚,還真不知道是誰吃虧,而且這事是韓藝主導的,他們也不敢玩那些小聰明,思前想後,還別冒這些,可別拾了芝麻丟了西瓜,乾脆就給定死,咱們一切都憑契約說話,誰也別忽悠誰。
不過韓藝還是作為農夫代表,跟他們展開了一番討價還價,他這麼精明,一看他們要求的這麼苛刻,擺明就是給予了很大的談判空間,那當然儘量爭取呀。
好在分歧不大,雙方都做出了一定的妥協,最終簽訂了契約。
這契約一簽,雙方那都是躊躇滿志,商人一下子得了一塊這麼大的地,雖然是租的,但是也有三十年期限,這可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另外,每十年商人可以無條件選擇重新制定契約,而百姓那一邊得必須在一定的狀況下可以選擇重新制定契約,重新制定裡面也包括了拒絕續約,這多半還是保障商人的利益,之所以有這一條例,是因為風險是商人承當,如果給定死了,而到時商人又虧了就會,弄得很麻煩,韓藝儘量弄得更加靈活一點。
對於韓藝而言,這看上去只是一小步出去,但是對於他的整個計劃,卻是很大的一步,種植經濟作物,勢必要推動商業,不然的話,也談不上經濟作物了。
這契約簽訂之後,接下來的事韓藝還是交給鄭善行去做,由鄭善行帶著商人去跟那些百姓見面。因為百姓相信鄭善行,畢竟鄭家的名望加下鄭善行自己多年來靠行善積累起來的名望,不管是百姓,還是縣衙都非常相信鄭善行。而韓藝的話,怎麼說也是商人出身,如今大家對商人可沒啥好感。
而在忙完此事之後,韓藝就暗中給自己放了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