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什麼,就求一口飯吃。
這城中又少了一批流民。
但是兩市與北巷,以及新市場的店鋪都還沒有開門,沒有必要開門,如今沒有人買得起。
其實三十多家作坊開門,哪怕是對於長安情況而言,那都是杯水車薪,對於整個大唐的情況而言,更是一點作用都沒有,因為財政還是赤字,官府都還是關門的狀態,什麼都沒有,這才是關鍵。但是韓藝這麼做的目的,是要給予百姓信心,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大家都對於這個國家絕望,那就什麼都完了。
果不其然,百姓看到韓藝一回來,作坊立刻開門,效果是立竿見影,就重新喚起他們心中的希望,城內外的秩序開始變得井然有序,大家都在靜靜的等待,大家心中都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如今救世主已經到了,我們一定會闖過這一關的。
皇宮。
“開門了,開門了。”
張德勝激動的跑到兩儀殿來,欣喜道:“陛下,開門了,開門了。”
李治愣道:“什麼開門呢?”
張德勝道:“郊外的作坊已經開門了。”
李治大喜過望,道:“真………真的?”
“真的,真的。”
張德勝直點頭道:“到如今已經快有四十家作坊開門,已經有上千流民回到了作坊工作。”
李治又喜又好奇,“這韓藝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但是一個皇帝為了四十多家作坊開門而感到驚喜,可見李治是真的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張德勝愣了愣。
李治道:“你怎麼不說話呢?”
張德勝道:“好像尚書令也沒有做什麼,就是向那些商人保證生產的貨物一定能夠銷售的出去,還有就是告訴他們,咱們大唐已經能夠闖過這一關的。”
“這還叫沒有做什麼?你敢保證麼?”
“小人不敢。”
李治哈哈一笑,道:“韓藝果然沒有令朕失望,有韓藝在,朕的大唐無憂矣啊!”
張德勝直盯盯的看著李治。
李治道:“你這麼看著朕幹什麼?”
張德勝一怔,道:“小人只是許久沒有看到陛下笑了。”
李治嘆了口氣道:“養著那麼一群廢物,你叫朕如何笑得出。”
張德勝忽然想起什麼似得,道:“陛下,今日有些大臣求見陛下,還遞上幾道奏章。”
李治淡淡問道:“你知道是什麼事嗎?”
張德勝道:“好像是因為精簡官員之事?”
李治愣了下,笑呵呵道:“看看,這就是朕的好臣子呀,朕的大唐都已經這樣,他們卻還惦記著自己的官位,你將上奏的官員的名單送給崔戢刃他們,告訴他們,但凡上奏的一律清除朝野。”
“可是!”張德勝有些為難的看著李治。
李治哪裡不知道,這時候敢上奏的,肯定是朝中一些威望比較高的人,因為權力大都已經被軟禁了,道:“沒有什麼可是,朕不管他是誰,一律給朕清除朝野,這種臣子留著真是百無一用。”
“小人遵命。”
。。。。。。
。。。。。。
經過這一日的振奮,等到第二日,久違的大唐日報突然出現在百姓的視野中,不賣錢,全都是免費贈送,賣錢的話,誰還買得起啊。
這日報上面的內容,全都是一些浮誇的東西,實實在在的就是兩點,精簡官員,作坊開門。
主要的內容,就是吹噓,吹噓大唐有著麼多雄厚的本錢,你們看到的那都是假,這點點小風小雨,豈能吹得動我們大唐這可參天大樹,問題很快就會得到解決。然後又吹噓李治將自己內府的錢糧都拿了出來,展示出非凡的魄力,冷靜、淡定,又當機立斷,為了減輕百姓的負擔,精簡官員,維護好治安,總之,各種英明神武。
李治自己看到都汗顏,這說的是朕嗎?看著看著又好像是的,畢竟朕回來,就將所有的樞要大臣都給軟禁,從目前的局勢來看,當時那麼做,是非常明知的。
這來回看了幾遍,李治便相信了。
當然,還有以韓藝為首的新朝廷,也是各種吹,回來兩三天不到,就幹了這麼多事,這何等的的辦事效率,彈指之間,許多難題都迎刃而解,工人就回去上班了,讓人誤以為明年就能夠看到幸福的曙光。
顧傾城昨日寫完,噁心的都快吐了。
人家李治也無所謂,你都將朕吹成這樣了,吹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