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又道:“你真有把握,到時一定能夠消滅吐蕃?”
這吐蕃可是留給她的登基用的,她當然要問問情況先。
韓藝笑道:“在我的計劃中,是一定要贏的,至於真的能否打贏麼。。。。呵呵。。。。這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武媚娘見他自信滿滿,也就不再多問,道:“我今日找你來還有另外一件事,如今大臣們已經漸漸接受無為而治的主張,但是這無為之道,乃是法之根源,無法便無道,想要推行無為而治,律法就變得至關重要,既然要重法,就必須要推崇法家思想,可是法家思想中,崇尚的是重刑輕罪,這與我大唐律法思想又是背道而馳的,我大唐在律法上一直都主張著慎刑、輕刑、少刑,如今朝中分為兩派,一派認為既然推行無為,就應該重法,重法就應該重刑,但是另一派認為應該延續我大唐律法一貫的思想。你如何看?”
韓藝道:“無為之道,乃法之根源,這話是沒錯的,律法一定要嚴明,但是這跟重刑是兩碼事,觸犯律法,就必須得受到懲罰,這個‘必須’才是支撐無為的力量,而非重型,就算重刑,但是不嚴格執行的話,這其實也沒有什麼用。我得主張就是賞罰一定要嚴明,在這一點上不能講人情,不能將權威,但是懲罰不能過重,不但如此,還得減輕一些。
這樣做也符合皇后的主張,朝廷主張的是無為而治,而不是一味遵從道家思想,律法嚴明乃是法家思想,而慎刑、少刑、輕刑,又是儒家的仁政思想,這也是一種三家合一的思想,如果這麼做的話,百姓也會對於朝廷的主張感到信服,朝廷是言出必行。而且,這也能幫助皇后收攏人心。”
“我也是這麼想的。”武媚娘笑點點頭,又道:“不過這事在朝中爭論的非常激烈,恐怕非你我二人可以做主的。”
韓藝笑道:“那就交給陛下來處理吧。”
武媚娘眼中閃過一抹贊色,笑著點點頭。在以李治利益為先的前提下,他們兩個也是有共識的,李治的利益是不能輕易觸及的。這李治放權讓武媚娘出來,他心中難道就真的放心嗎?這是不可能的,權力面前,就沒有完全信任一說,不能讓李治有大權旁落的感覺,這是很重要的,這事大家都處理不了,那麼李治再出來拍板,這就可以告訴大臣們,皇后只是皇后,就是一個公務員,做主的還是皇帝。
李治才會更急放心當下這種制度。
他們兩個都是聰明人,有些話,一兩句就都明白。武媚娘又道:“但是我們如今又推崇商業,人口流動是與日俱增,這也增加了管理的難度,這需要更多的皇家警察去執法,才能夠貫徹朝廷的主張。”
韓藝道:“我會讓戶部撥款給皇家訓練營那邊,爭取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皇家警察。”
武媚娘又道:“如今刑部那邊已經在針對工商立法,可能過不了多久,你所言得工商局,可能也會順勢而生。”
韓藝笑道:“看來皇后已經想到合適的人選。”
武媚娘笑道:“你也說了,我們之間是要相互制衡的,如此我們的盟約才能夠維持下去,如今你已經統管六部,並且戶部一直都在你手裡,倘若哪裡都是你的人,這我心裡又豈能安心。你說對嗎?”
韓藝呵呵笑道:“我之前就說過,這本就是為你準備的,讓你重新在朝中建立起自己的勢力,所以你不需要這樣試探我。但只要成立工商局,工商局將來的作用會變得非常重要,掌管工商局的人叫什麼名字不重要,但關鍵是要有才幹,要有德行,要是玩砸了,那………那我可不會幫你背這鍋的,你選得人,你自己來承擔。”
咱們風雨同舟,你讓我一個人承擔,真是好笑!武媚娘微一沉吟,笑道:“潞州刺史楊思止。”
“楊家的人?”韓藝皺眉道。
“嗯。”
武媚娘笑著點點頭。
你妹的!真是夠狡猾的。韓藝一臉不爽的看著武媚娘,道:“皇后,你還真是好算計呀,安排楊家的人過去,那我就不能不幫這忙,你還是要將這鍋分一半給我啊。”
武媚娘笑吟吟道:“你瞭解我的弱點,我也瞭解你的弱點。”
這楊思止乃是楊思訥的堂弟,他父親跟楊思訥的父親那可是親兄弟。
而武媚孃的母親楊氏,乃是楊思衲的堂姑姑,武媚娘雖然姓武,但一直都是跟著母親的,所以楊家才是她的大本營,她如今對於武家還是一點好感都沒有,再加上她目前的情況,就更加需要楊家支援她,這是她唯一的後盾。
而韓藝最大的弱點,就是過分在乎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