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事物的所有的本質屬性以及反映某一類事物的共同的本質特性,還表現在它反映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和規律上。一切科學的概念、定理、規律、法則,都是思維概括的結果,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概括的反映。
股市的慣性規律源於投資者的思維慣性。人的思維容易產生一種慣性,認準了一個方向,會不停地走下去難以改變方向。在股市中投資者的心理因素往往對行情的持續發展起決定性作用。下跌行情“先是一隻動物受驚嚇,感到恐懼,開始奔跑,接著其他動物跟著跑動,到最後整群動物向一個方向飛奔。”事實上,許多暴跌皆因投資者心理因素造成的,並非上市公司業績發生大的變化。同理,行情暴漲也不是上市公司業績大增,而是人們牛眼看市,人心思漲造成的。可見,股市的慣性規律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理性的。那麼,如何正確把握股市慣性規律呢?首先,順應慣性規律,做好波段行情。滬深股市歷來牛短熊長,一旦上升趨勢確立,就會氣勢如洪井噴似上漲,這是新興股市的普遍特點。投資者應積極參與做多,不應抱僥倖心理等待回撥低位買入。“5·19”行情、2006年2007年;1000點至6000點的大牛市行情就是一氣呵成,中途根本沒有任何像樣的回撥。同樣,大盤一旦轉為跌勢就會陰跌不止,少者三、五個月,多則一年。投資者無論賠賺都應及早清倉離場,不要抱僥倖心理等反彈。在慣性的作用下,行情往往走過頭才會轉勢。為此,在滬深股市若想成為贏家,必須順應慣性規律,做好波段行情。其次,在行情趨勢末期打好提前量,在頂部和底部形成前做出相應決策。當大勢頂部和底部形成前投資者容易引起精神亢奮而失去理智,人的貪婪和恐懼本性暴露無遺,股市的慣性作用也進入到衝刺階段。此時,也是投資者極難把握的時期。為了保住成果規避風險和不失時機地抓住市場機會,投資者應不求完美,但求不出現大的失誤即可。就像人們常說的啃甘蔗丟棄兩頭,只吃中間最甜的。有所放棄才能有所收穫。如果寄期望每波行情都做到結束,拋在最高點,買在最低點,這與神仙相去不遠。這樣的“股仙”中外股市能有幾人?作為普通投資者,能在每波行情結束前及早脫離慣性,保持足夠的清醒,打好提前量才不失為一位成熟的投資者。那麼,我們在談股市思維的運用時也要注意多用逆向思維來思考股市的現象,逆向思維是股市致勝的法寶,如大盤指數的歷次底部的形成,都是所有的股評一致絕望時,歷次大盤指數的頂部的形成又都是所有的股評一致看好時,一隻股票的底部形成總是被壞訊息包圍著,所有的股評不看好時形成的,一隻股票的出貨區域總是在股評、媒體、上市公司的好訊息都看得見、聽得著的時候,一個熱點板塊的形成事先永不會有人告訴你,股市的一切資訊總是滯後的,股市征戰的成功者永遠是在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境界中堅持自己的觀點,才能在股市真正成功,這就是股市的逆向思維。股市的逆向思維需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判斷,股市的逆向思維需要創造性,運用創造性的思維判斷股市的一切;這才是股市的成功之道。
第四節 運用軍事思想
毛澤東曾經以唯物論和辯證法為武器,結合中國革命戰爭實踐,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等具體情況,對戰爭問題形成了科學的戰爭觀、方法論,並據此指導戰爭實踐,獲得了極大的勝利。可以說,毛澤東的戰爭觀、方法論是其軍事思想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其兵法的精髓。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列寧主義關於人民群眾的歷史能動作用原理,創造性地運用於中國革命戰爭實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民戰爭思想。戰爭力量的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當今股市戰爭中,毛澤東的戰爭觀和方法論仍然值得借鑑和運用。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二篇 金融戰爭(8)
一、股市人民戰爭
戰爭的力量存在於民眾之中。毛澤東曾經從政治的角度考察戰爭,認為戰爭是階級鬥爭的產物,具有正義的和非正義的兩種性質,歷史上的一切正義戰爭都是符合人民群眾利益的,必然會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援;一切非正義的戰爭都是違揹人民利益和意願的,必然遭到人民的反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因此,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義戰爭必然會最終取得勝利。任何一隻軍隊,無論多麼強大,都必須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否則,是不可能奪得戰爭勝利的。
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屬於反動派,而是屬於人民。股市戰爭中,真正強大的不是少數機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