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1 / 3)

小說:另一個東莞 作者:絢爛冬季

,或者像南越王這樣的地方王國順其自然、不作修改,再有可能,這樣的名字使用了很久,外來者來晚了,無法改變深入人心的約定俗成?

無論那種可能,因為五嶺的天然存在,偏安一隅的淳樸表露無疑,而蠔崗,已經走在這片大地的最前面。 。 想看書來

日積月累的蠔崗

蠔,顧名思義,就是生蠔,水生貝類,在廣東人的餐桌上非常普遍。一盤生蠔十個左右,翻過來的貝殼上面一疙瘩肉,灑有一層粉絲,吃起來軟而脆,還有一汪的汁,非常可口。

現在吃到的生蠔都很小了,直徑不過四、五厘米,而我在蠔崗遺址博物館看到的生蠔殼則非常大,直徑都在十厘米以上。博物館的正門就是用生蠔的殼堆砌而成,高約兩米。因為歲月,貝殼都是慘淡的白和淺淺的灰斑。

在東莞市區坐公交車到體育路口站下,折回走進左手邊的路,大約四百米是9路車的建國路站,這時可以右拐進去了,直行一百多米,就可以看見白牆黑鐵欄的院子。進去是不要門票的。

右手邊是管理處辦公樓,左邊是博物館,較低處的入門口是飛碟狀的頂,旁邊緊挨的是玻璃外牆的半圓柱,往後再升高一些,中間是白色圓頂,左右兩邊圓柱體又抬高了一米有餘,上面俱是磚紅色外立面,左邊的紅磚上就寫著“東莞蠔崗遺址博物館”幾個字,小篆樣,也浮有一行的英文翻譯。

穿過生蠔殼堆砌的形象門,走進去,先看見的就是齊胸無肩的人像,是蠔崗人的再現。沿著轉梯上去,就是拱頂下的大廳。大廳中間是發掘的遺址現場,上面用厚厚的玻璃板鋪著,人是可以走在玻璃板上行走的。正中牆上是一面浮雕,圓形大廳的環壁,掛著關於蠔崗遺址的說明,以及發掘過程的照片,其中也有珠三角海岸線變遷的圖示,尤其難得。

遺址的發掘面積兩百七十多平方米,土坑中已經顯示出蠔崗人的定居生活狀態。一條排水溝由高到低,尾端是一圈的柱洞和一個大的灰坑,中間靠後的是兩個墓坑,已經到了排水溝的高位,往前靠右的是房屋。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家了。

從牆上展示出來的圖片看出,其中一具骨骸儲存的非常完好。我向工作人員詢問骸骨所在時,他很吃驚的看著我。

“這個……,是不對外展示的!”

估計已經不在這裡了,可能被運往市或省的博物館拿去研究了。

看完進大廳左手邊的幾幅圖後,再進左邊的展廳,內中反映的都是蠔崗人的生活細節了。

進來展廳,正前方是一個巨大的生活模擬場景,遼闊的大海,海灘上一家人忙碌著,且都裸著上身。男的正拿石塊敲碎貝殼,女子注視著架起的陶罐,一隻手握著棍子,另一隻手擋住調皮的孩子,不讓他去玩火。男女之間的沙灘上,堆著無數的生蠔殼,不遠處,是一根鑿得半空的獨木舟,旁邊散落著一根槳和幾件工具。

海灘的兩邊都是爬滿貝殼遺體的巨石,所以,這跟我們平時想象的三亞亞龍灣海灘是天壤之別的。這裡是謀生的場所,不是遊玩的嬉戲地。

蠔崗屬於較早的新石器時代貝丘類遺址之一,蠔崗人屬於“南亞蒙古人中,短寬的面,低矮的眶,低闊的鼻型,顯示出比黃河流域古代居民更富有類似熱帶種族的一些性質”。從遺址挖掘得出的地質來看,蠔崗人基本是生活在貝殼上的。

地表共分六層,從新到舊,依次為:現代擾亂層、含少量貝屑的灰褐或紅褐色亞粘土層、褐色貝殼層、黑灰色貝殼層、褐紅色貝殼層、褐紅色亞粘土層,其中,三到六層顯示為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也就是說,古蠔崗人就生活在褐紅色亞粘土層上的三層貝殼殘骸上,無疑,這是他們日積月累的傑作。這也是說明,他們生活的時代是一直以近海生物為食的。

他們的衣食住行

真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展廳裡的那張“六千年來珠三角地區海岸線變遷狀況”示意圖最能說明問題。在五、六前年甚至更早的時代,蠔崗是一個四面環水的小島,直到清朝,蠔崗依然非常靠近海岸線。這張示意圖和現在的東莞地圖相比,很容易就看得出來,東莞東南方向和南向的大部分鎮區,在蠔崗人生活的時代,都還沒有被珠江沖積成為陸地,有的,只是幾個小島,和更遠處的大小群島。從東莞所處珠三角的位置來看,珠三角沖積帶的形成應該比黃河、長江要早一些,誰讓珠江又幹淨、水量又小呢?所以,就出海口居民的定居時間來看,珠三角居民的定居時間肯定要長很多。

這緩慢的新石器時代,蠔崗人有沒有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