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定,殿下再等下去,皇上對太子失望遷怒到不能挽回,那麼皇位就會是別人的了!”到了最後,彭貽芳幾乎是一字一頓地說道。
過去,殿下一直在暗處謀劃,是因為時勢之故,輪不到他站在明面。現在,情勢已不一樣了。若是殿下要得到皇位,那麼就一定要在朝中展現自己。
大定朝臣,是不會認可一個躲在暗處的帝王的。況且,太子愚蠢成這樣,彭貽芳判斷,現在已經是殿下出現的時機了。
聽了彭貽芳這些話語,黑袍殿下久久不能言。彭貽芳所做的第一件事,是這樣的事,是勸他不要再等下去。
這番話,讓他深思不已。他辦事素來謹慎,沒有十足把握之前,是不會貿然行動的,所以先前謝姿勸他加快動作,他沒有聽;身邊的許多人勸他表現,他沒有聽。
彭貽芳先前也勸過他,但他還是沒有聽。於是,彭貽芳設了這樣一個局,讓他再一次看清太子,讓他再一次判斷局勢。
也讓他,不得不思考:是不是到了要見光的時候?
(章外:求支援求支援!我快淚流滿面了~~)(未完待續。。)
481章 決定
(第一更!)
彭貽芳和黑袍殿下所商之事,隱匿在暗夜中,並不為人所知。京兆官員最關注的,還是設監國大臣一事。
聽說,裴公輔和鄭時雍的府邸外面,各家前來送帖子的人都排了長龍。適逢端午節將近,各家送往這兩家的節禮,更重了幾分。
有不少官員夫人慶幸送禮慢了一步。不然,重新添份,多跌價呀。
這兩個監國大臣,與太子共同議政,權柄之重,大定官員無人能及。
雖則有這麼多人送禮求見,但這兩府的表現卻十分平靜。帖子回絕了大部分,而過重違制的禮品,是一概不收的;
與此同時,該接的帖子、該接的節禮,都會收下,並不怕會受到皇上猜忌,也不擔心太子殿下有什麼不滿。
到了他們這樣的級數,並不需要惴惴不安了,但聽君令、忠君事而已。再說,他們的年紀和官職擺在這裡,就算太子有任何不悅,他們也會榮休的。
在紫宸殿之時,崇德帝就和他們保證過,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會保他們致仕榮養、平安終老。
崇德帝春秋鼎盛,裴公輔和鄭時雍當然相信這保證。其實,也不能不相信,是吧?
與這兩府平靜相對的,就是東宮的震盪了。太子朱宣明沒敢去紫宸殿,只得在寢殿內不斷怨懟著,上至崇德帝,下至宮中內侍,都成了他怨懟的人。
但他最為憎恨的。還是在定元寺中的朱宣知,及延喜大街的沈家人。倘若咒罵能有實形傷害,想必沈度等人早已經千瘡百孔。
朱宣明一邊憎恨著沈度等人,一邊又擔心崇德帝會厭惡自己,覺得坐不安寢不寧,一閉上眼都想到崇德帝會奪他權。
他不好女色,唯一能令他放鬆的,唯有九和香。
一縷縷馥郁的香氣,讓他彷彿雲遊天際,自在舒適無所束縛。唯有這個時候。他無憂慮縈身。不用擔心什麼時候……會被廢!
九和香,真是好東西。
與此同時,沈家似乎更安靜了。有不少人,已經在沈度的安排下。離開了京兆出發往萊州、霧嶺這兩地。很快。沈肅和沈度也要離開了。
沈肅正在說著話:“監國大臣。早就該設了。先前俞恆敬上疏,皇上還不允。經過定元寺這一世,皇上想必會認清了。”
沈度嘆一口氣。回道:“皇上認清的,只是天家無父子兄弟而已。他還是沒有認清,太子並沒有與其位匹配的能力與德行。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皇上還沒知道。”
定元寺之事發生後,當時沈度覺得很驚險。但事後響起來,覺得贏得實在容易了點。這固然是有長隱這個神助力,但說到底,還是朱宣明的計劃有錯漏。
是以,他最後能將朱宣明一軍。
在長隱在崇德帝面前挖坑之後,沈度透過陳維,不斷地往宮中送去訊息。內侍常康所聽到的訊息,真假夾雜,朱宣明的動作又做得太明顯,但凡聽到的人,都會對朱宣明起疑。
何況,是崇德帝這樣的人?
多疑,是每一個帝王的通病。只是有些帝王能用正理大義來剋制,有些帝王則沒能壓抑,疑臣亦疑子。
早在許久之前,沈度就評價過:朱宣明被冊為太子,只是一著臭棋而已。
朱宣明處在那樣的位置,這步臭棋不得不下,而且隨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