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3 / 4)

小說:末日足跡 作者:淘氣

”綱要的指導思想,在與喪屍作戰時首先要考慮透過新制劑對喪屍進行麻醉,理論上喪屍是還可以治療的末世病毒感染者,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擊斃。關於這個方針的爭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具體在執行過程中是不是所有的作戰部隊都遵守也兩說,但最起碼我得先彙報了情況再說。現在的狀況很詭異,喪屍似乎都躲了起來,新制劑投放到空氣裡不可能起到什麼好的效果,如果我還傻乎乎的按照作戰守則展開行動,就是拿自己的人冒險,但如果沒有上級的批示我就直接把這些廠房都轟塌了再救人,最後我也吃不了兜著走。

“作戰守則有明確規定,不同意直接擊斃感染者。”回覆我的是一個要塞司令部作戰室的作戰參謀,我在車載螢幕上看到的是一個三十來歲,看起來文質彬彬的上校軍官,我不認識他,但他佩戴的臂章說明他是今天作戰室裡的值日軍官,但肯定不是參謀長,不是司令部裡真正說得上話的大佬。俗話說參謀不帶長,放屁都不響,雖然他是上校,可我也同樣沒好氣的說:“戰場瞬息萬變,作戰守則只是一個大方向,如果不允許擊斃,隊伍可能有傷亡。”我並不想和作戰室的高參在這裡扯皮,但我必須對我的部下負責。

當然我也沒有表現出很強烈的無視,而是一邊客氣的和參謀討論,一邊讓前方小隊派出作戰機器人進行深入偵查。無人機航拍容易受建築干擾,生命探測雷達也有探測距離的問題,直接走到廠區裡才是最直觀的,所以作戰機器人是我們最後也最可靠的偵查機器。

沒錯,就是作戰機器人,不過不必想得多麼的科幻。那玩意就是一個用四條履帶作為移動平臺的一個機器盒子,上面有全方位攝像頭和紅外探測器,透過後方技術人員的遙控可以代替人員進入危險區域進行偵查。作戰機器人上裝載了一挺12。7毫米口徑重機槍,還有一個榴彈發射器,攜帶了一定劑量的新制劑榴彈。既然作戰室不允許我一開始就開槍,那就只有費點時間讓作戰機器人去把情況搞清楚再說了。

也許那些倖存者等得很著急,也許他們的處境很危險,但“方舟會議”的指導思想不改變,我總不能拿自己部下的命去加快靠近他們的速度。

在派出作戰機器人後,我也命令部隊向裡推進了3。5公里,最後停留在1。5公里的相對安全的距離上。這時作戰機器人已經深入到了倖存者所在的廠區附近,並一路把拍到的影片傳回來,當它最後到達倖存者所在的工廠外圍併發回影片後,我就法克了。(未完待續。)

第201章、不要問我為什麼

我覺得我有夠賤,在兩河口鎮沒有見到喪屍,讓我心裡上上下下的總是不安,現在見到喪屍了,心底倒是定下來了。

好吧其實也不是我有那麼賤,非要看到喪屍才安心,而是一個該出現喪屍的地方,出現了喪屍這樣才正常。如果沒有,反而不知道會遇到什麼。

在我看來,未知的危險才是最可怕的。

廠區附近的喪屍非常多,具體有多少還不好說,但是從作戰機器人傳回來的影片看,這些喪屍幾乎都是隱藏在建築物裡面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喪屍也不斷的發生變化。從作戰機器人傳回來的影片看,這些喪屍身上穿的衣服早已經因為日曬雨淋以及各種磨損而支離破碎,變成了一些布片掛在喪屍的身上。以此對應的,是喪屍的身體變得乾癟枯瘦,還差兩三個月,這場災難爆發就得有一年了,由於大多數的喪屍缺少能量的攝入,它們看起來就是一些餓殍。如果長期暴露在陽光下的話,漸漸的它們就會變成乾屍了,所以,研究人員早已發現現在的喪屍普遍會躲在建築物裡面避免紫外線的照射,也是一種生命的本能。

我們這時看到的這些喪屍,從數量上來說非常多,具體有多少說不上,它們徘徊在建築物裡面,對進入廠區裡的作戰機器人無動於衷……它們更多是靠嗅覺來鎖定目標的,作戰機器人雖然會移動,但並沒有它們需要的食物的氣味,所以它們發現了那個靠履帶移動鋼鐵盒子,卻只是扭動著頭顱,雙眼茫然的掃視了一圈之後,什麼動作都沒有。我不知道它們到了這樣一個狀況是不是真的還有治療的必要,雖然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很久,可是在這樣的時候,我還是充滿了疑問。可如果這些喪屍裡面就有我的親人朋友呢?我又真的能視若不見?

這樣的疑問,也許會伴隨著這場災難直到最後吧?

至於對與錯,恐怕永遠都不會有一個真正的答案。

我再次要通了要塞司令部的作戰室,畫面已經傳回去,我要說的是:“這裡是第147警備聯隊特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