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3 / 4)

你國民黨不是不聽我的嗎?沒關係,反正宋教仁一死,“二次革命”一敗,國民黨也散攤子了,我就另建一個組織唄,想加入我這組織,你得按指紋,宣誓效忠我孫中山,誓詞如下:

立誓人某某,為救中國危亡,拯生民痛苦,願犧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權利,附從孫先生,再舉革命,務達民權民生兩主義,並創制五權憲法,使政治修明,民生樂利,措國基於鞏固,維世界之和平,特誠謹矢誓如左:

一、實行宗旨;二、服從命令;三、盡忠職務;四、嚴守秘密;五、誓共生死。

從茲永守此約,至死不渝。如有二心,甘受極刑。

* 省 縣(捺指模)

* 年 月 日

這怎麼有點像幫會的誓詞啊,你是不是弄錯了?我保證我沒弄錯,這可是1913年9月27日,孫中山親手擬定入黨誓約,還按照入黨先後把黨員分成了三等,起了個很好聽的名字,叫“中華革命黨”,自從同盟會起,組織就一直採取的是黨內*制度,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可現在孫中山固執的改變了這一優良傳統,他甚至公開宣稱:“你們許多不懂得,見識亦有限,應該盲從我”,除我之外,“無革命導師”,“再舉革命,非我不行。”【注18】,通常人只有在被勝利衝昏頭腦時才會盲目自大,而孫先生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面前依然表現的如此自信與從容,實在匪夷所思。這時候,同盟會*黃興站了出來,說老孫啊,二次革命失敗的原因,“乃正義為金錢、權力一時所摧毀,非真正之失敗”,根本不是你說的黨員不聽號令的問題,我們現在應該做的是繼續維持國民黨,“加以整理,力求擴充”。【注19】你現在搞的這叫什麼玩意呢,按指紋,還服從你個人,這是革命黨啊還是幫會啊。你這麼做是“反對自己所提倡之平等自由主義”,“徒以人為治,慕袁氏之所為”【注20】;這黃興說的可謂義正詞嚴,而孫中山拒不接受。黃興遂拒絕加入革命黨,與孫中山分道揚鑣,黃興做的很男人,堅持了自己正確的立場,這畢竟是*與*,法治與人治的原則之爭,來不得讓步與屈就,但同時,黃興並未給孫中山拆臺,沒有利用自己的聲望另外組黨,而是遠走了美國,這就避免了本就不夠強大的組織的繼續分裂,應該說非常顧全大局。如果這次孫中山和黃興換了位置,後果恐怕就嚴重了。

隨著國民黨的實際領袖宋教仁遇刺身亡,“二次革命”完敗收場,理事長孫中山另立山頭,名義二號人物黃興遠走他鄉,曾經的中國的第一大黨已經分崩離析,很多參加了“二次革命”的黨員成為了亡命海外的亡命客,孫中山命令成立“亡命客救護團”,主要任務是辦理流亡日本黨員的登記、並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爭取他們加入中華革命黨。亡命客中,尤以下級軍官為多。在失去組織聯絡、四散各方的情況下,時間一長,多數同志衣食無著,借貸無門,“亡命客救護團”給與最困窘者以雪中送炭般的接濟,每人送學生裝二套,按月發給津貼十五日元,經孫中山等人的努力,多數亡命黨人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已經消弭的革命鬥志也振奮了起來,孫中山激勵大家:“猛力向前,應乎世界進步之潮流,合乎善長惡消之天理,則終有最後成功之一日。即使及身而不能成,四億萬蒼生當亦有聞風而興起者,毋怯也!”

除了亡命客因為組織的溫暖而加入革命黨外,還有不少同志也認為與其亂糟糟的搞*,還不如找個可以信賴的人搞*呢,所以紛紛宣誓效忠孫中山,中華革命黨黨員迅速從幾個人發展到幾百人,建黨時機成熟了,於是在1914年7月8日,中華革命黨在東京築地精養軒舉行成立大會,孫中山當眾入盟,宣誓就任總理,孫中山一生有過很多職務,臨時大總統,非常大總統,大元帥等等,但他真正傾心的還是總理這個稱呼,以至於後人都以總理稱之。

講了孫中山這麼多故事,大家可能發現了一個問題,他的革命經費從哪來啊?錢的問題一直是困擾孫中山最重要的問題之一,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對於錢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單靠找華僑募捐早已解決不了問題。早在孫中山就認臨時大總統的時候,錢的問題就已經把他和黃興搞的焦頭爛額,軍費開支浩大,而且都是急茬,而南京政府則是一個沒有多少威信的“偽”中央政府,不光政令無人執行,各省獨立後還自收自支,根本不給這個所謂的中央政府繳稅,孫中山多次向英美銀行協商借款,分文未得,銀行又不是慈善機關,你無抵押,無擔保,誰肯借給你啊。日人還乘此機會,向孫中山提出東北滿蒙問題,要求割讓給日本接管,方借款支援中國革命。在與日本財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